|
穿兽皮制的衣服。所以陆游《立冬日作》:“方过授衣月,又逢始裘天。”陆游诗中说的授衣月指九月。诗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冷风来了,天寒地冻了,没有御寒衣服,这一年怎么过? 关于授衣的解释有两个,一个是“置备”...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10/t20191024_19288563.htm
|
2019-10-24
|
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天问》中,大胆地对世界的起源发问,向着未知的领域进行猜测、进行设想、进行探索。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诗经·国风·七月》 “火”...
|
http://culture.dzwww.com/wx/201901/t20190115_18294066.htm
|
2019-01-15
|
彻此道。因此也更加希望学生们能开动脑筋,将《诗经》篇章《七月》学以致用,师生共同谱写一首“七月诗”。参考《七月》第二句“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张大春启发学生多做联想。师生一番共同的构思后,写出“一之欣见草来,二之还我植栽”,说着就用毛笔把这句诗写...
|
http://ent.dzwww.com/tt/201807/t20180730_17664796.htm
|
2018-07-30
|
彻此道。因此也更加希望学生们能开动脑筋,将《诗经》篇章《七月》学以致用,师生共同谱写一首“七月诗”。参考《七月》第二句“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张大春启发学生多做联想。师生一番共同的构思后,写出“一之欣见草来,二之还我植栽”,说着就用毛笔把这句诗写...
|
http://ent.dzwww.com/tt/201807/t20180727_17659690.htm
|
2018-07-27
|
们可以在《七月》这一首诗中看到古人对这两种历法的不同表述,而该诗也被学者看作是对当时历法的体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里面的“七月”、“九月”皆与夏历相同,而“一之日”、“二之日”则是指周历的一月、二月...
|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707/t20170713_16157096.htm
|
2017-07-13
|
们可以在《七月》这一首诗中看到古人对这两种历法的不同表述,而该诗也被学者看作是对当时历法的体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里面的“七月”、“九月”皆与夏历相同,而“一之日”、“二之日”则是指周历的一月、二月...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707/t20170713_16155171.html
|
2017-07-13
|
们可以在《七月》这一首诗中看到古人对这两种历法的不同表述,而该诗也被学者看作是对当时历法的体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里面的“七月”、“九月”皆与夏历相同,而“一之日”、“二之日”则是指周历的一月、二月...
|
http://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707/t20170713_16154925.htm
|
2017-07-13
|
们可以在《七月》这一首诗中看到古人对这两种历法的不同表述,而该诗也被学者看作是对当时历法的体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里面的“七月”、“九月”皆与夏历相同,而“一之日”、“二之日”则是指周历的一月、二月...
|
http://culture.dzwww.com/cy/201707/t20170713_16154870.htm
|
2017-07-13
|
们可以在《七月》这一首诗中看到古人对这两种历法的不同表述,而该诗也被学者看作是对当时历法的体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里面的“七月”、“九月”皆与夏历相同,而“一之日”、“二之日”则是指周历的一月、二月...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707/t20170713_16154403.html
|
2017-07-13
|
们可以在《七月》这一首诗中看到古人对这两种历法的不同表述,而该诗也被学者看作是对当时历法的体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里面的“七月”、“九月”皆与夏历相同,而“一之日”、“二之日”则是指周历的一月、二月...
|
http://culture.dzwww.com/wtwx/201707/t20170713_16154331.html
|
2017-07-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