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2条 用时0.57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庄子的世界与世界的庄子
庄子以语言文字为糟粕的思想,和以老庄思想为基础的魏晋玄学“每寄言以出意”(郭象《庄子注·山木》)的思维方法。而且,他所谓的“一切万法,尽在自身心中”,实际上又在说明,只要众生“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敦煌本《坛经》),那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在解脱”(同上),在现...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1056.htm 2016-05-03

中国文化经典核心范畴的意义流变研究——以“心”为中心的考察
调从人的内心世界去探寻对自身本质的认识。慧能在宝典《坛经》中多处指出:“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由于“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所以“自心见性,皆成佛道”。慧思的“心如真如”认为:“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实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以为...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1208/t20120807_7313578.htm 2012-08-07

禅宗的意义世界——从文化学角度对中国化佛教的解释
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也”。所以,慧能说,“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他的逻辑前提已经完全不同,“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 宗教的意义通过具体的生活而在社会中显现出来。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形式上的接近反映了主体精神世界的改变。把超...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1203/t20120321_6989990.htm 2012-03-21

庄子的世界与世界的庄子
庄子以语言文字为糟粕的思想,和以老庄思想为基础的魏晋玄学“每寄言以出意”(郭象《庄子注·山木》)的思维方法。而且,他所谓的“一切万法,尽在自身心中”,实际上又在说明,只要众生“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敦煌本《坛经》),那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在解脱”(同上),在现...
http://www.chinakongzi.org/zzbj/dj/lzxd/200812/t20081208_4140350.htm 2008-12-08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
解释万事万物乃至众生与佛的相入相即,指出「一切法皆唯心现,无别自体,是故随心回转,即入无碍。」(《华严经旨归》)他们认为,一切万法乃至诸佛「总在众生心中,以离众生无别佛德故。」 (《华严经探玄记》卷一) 「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同上),离佛心外无所化众...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801/t20080115_3158835.htm 2008-01-15

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
解释万事万物乃至众生与佛的相入相即,指出「一切法皆唯心现,无别自体,是故随心回转,即入无碍。」(《华严经旨归》)他们认为,一切万法乃至诸佛「总在众生心中,以离众生无别佛德故。」 (《华严经探玄记》卷一) 「心心作佛,无一心而非佛心(同上),离佛心外无所化众...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lanyonghai/200706/t20070609_2218002.htm 2007-06-09

中国文化经典核心范畴的意义流变研究——以“心”为中心的考察
调从人的内心世界去探寻对自身本质的认识。慧能在宝典《坛经》中多处指出:“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由于“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所以“自心见性,皆成佛道”。慧思的“心如真如”认为:“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实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以为...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1208/t20120807_7313578.htm 2012-08-07

禅宗的意义世界——从文化学角度对中国化佛教的解释
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也”。所以,慧能说,“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他的逻辑前提已经完全不同,“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 宗教的意义通过具体的生活而在社会中显现出来。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形式上的接近反映了主体精神世界的改变。把超...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1203/t20120321_6989990.htm 2012-03-21

心经禅解
大慈悲,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第二分,般若的妙义。般若的妙义就是空义,就是讲这个“空”字。我们现见世间一切万法宛然存在,但是《心经》上说一切皆“空”。禅宗有一个公案。一个小和尚才出家,师父就教他学《心经》,他在读《心经》的时候产生...
http://www.dzwww.com/special/ts/dsq/201003/t20100317_5441973.htm 2010-03-17

庄子的世界与世界的庄子
庄子以语言文字为糟粕的思想,和以老庄思想为基础的魏晋玄学“每寄言以出意”(郭象《庄子注·山木》)的思维方法。而且,他所谓的“一切万法,尽在自身心中”,实际上又在说明,只要众生“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敦煌本《坛经》),那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在解脱”(同上),在现...
http://www.chinakongzi.org/zzbj/dj/lzxd/200812/t20081208_4140350.htm 2008-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