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3条 用时0.18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龙商赋》蚕丝书法长卷亮相黄帝陵“米龙节”
性圆寂,本无生灭,因有生念,天命既立,真空妙有,当体常空,万劫如一,所说色空,亦复如是,真龙商者,知真有真无,真色真空,一真法界,万亿宇宙,如海世界,如恒河沙,兴现于世,为度众生,倒驾慈航,而返娑婆,以商道拯拔无边无量众生,广度六道有情,远离生死怖...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3/t20190312_18489878.htm 2019-03-12

中国禅学与儒道合流的文化契机
“一心一切法,一切法一心;心即一切法,一切法一心”,既是正法眼藏的偈语(). 的“正眼法藏”认为“一真法界”的欲`色`无色的三界,包含一切物质的存在,一切生命的形式,一切精神的状态和一切精神的归宿。这个物质-生命-意识-精神之“一真...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jzx/201608/t20160816_14780269.htm 2016-08-16

心通九境:唐君毅与道家思想
“观照凌虚境”所“观”为意义界,“道德实践境”所“观”为德行界,“归向一神境”所“观”为神界,“我法二空境”所“观”为一真法界,“天德流行境”所“观”为性命界。在这种不断超越中,人得到了不断提升,由万物中之一“物”而成为尽性立命之“人”。(三)关...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0553.htm 2016-05-03

禅宗的意义世界——从文化学角度对中国化佛教的解释
直接统一起来。见性成佛是一个活泼实在的生命过程:无须做禅,不必读经;要行就行,要坐就坐。随缘任运,立处即真。与华严宗的“一真法界观”和天台宗的“一心三观”等观法相比,一切形式上的束缚都被解除。简易可行(这使得它易为以实用理性为特征的中国人所接受)是...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1203/t20120321_6989990.htm 2012-03-21

华严宗"唯心"辩证法思想述评
条件)促使它缘起?华严宗对这一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显然,"一真法界"即"心"就是华严宗哲学的最高范畴,它是"万有","四种法界"产生的最终根源,即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由于世界不是独立存在的,而...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712/t20071207_3000956.htm 2007-12-07

儒学的真精神与真价值——蒋庆先生在厦门大学的演讲
) 建中立极,理一分殊 ── 建中立极,就是说人类世界与宇宙万物必须有一个最高的价值本源,在西方哲学上叫“本体”,佛教叫“一真法界”、“所知依”,道家叫“无”或者“自然”,“中”和“极”就是儒学所建立的最高价值本源,人类世界与宇宙万物有了这个最高的价值...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jiangqing/200705/t20070523_2176686.htm 2007-05-23

心通九境:唐君毅与道家思想
“观照凌虚境”所“观”为意义界,“道德实践境”所“观”为德行界,“归向一神境”所“观”为神界,“我法二空境”所“观”为一真法界,“天德流行境”所“观”为性命界。在这种不断超越中,人得到了不断提升,由万物中之一“物”而成为尽性立命之“人”。(三)关...
http://www.chinakongzi.org/zzbj/dj/lzxd/200705/t20070520_2164403.htm 2007-05-20

儒学的真精神与真价值——蒋庆先生在厦门大学的演讲
) 建中立极,理一分殊 ── 建中立极,就是说人类世界与宇宙万物必须有一个最高的价值本源,在西方哲学上叫“本体”,佛教叫“一真法界”、“所知依”,道家叫“无”或者“自然”,“中”和“极”就是儒学所建立的最高价值本源,人类世界与宇宙万物有了这个最高的价值...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0705/t20070519_2161231.htm 2007-05-19

禅宗的意义世界——从文化学角度对中国化佛教的解释
直接统一起来。见性成佛是一个活泼实在的生命过程:无须做禅,不必读经;要行就行,要坐就坐。随缘任运,立处即真。与华严宗的“一真法界观”和天台宗的“一心三观”等观法相比,一切形式上的束缚都被解除。简易可行(这使得它易为以实用理性为特征的中国人所接受)是...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1203/t20120321_6989990.htm 2012-03-21

华严宗"唯心"辩证法思想述评
条件)促使它缘起?华严宗对这一问题作了明确的回答。"统唯一真法界,谓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显然,"一真法界"即"心"就是华严宗哲学的最高范畴,它是"万有","四种法界"产生的最终根源,即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由于世界不是独立存在的,而...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712/t20071207_3000956.htm 2007-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