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43条 用时0.49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出土文献“赵正书”的意义
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告诉我们,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中所记载的历史未必都是真实可靠的,即便是有信史之誉的《史记》,也存在着被稗官野史误导的情况。令人耳熟能详的赵高“指鹿为马”,在出土文献的印证下,基本可以断定,是“层累地造成”的历史事件。 1.赵高“指鹿为...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8/t20190807_19032465.htm 2019-08-07

苏轼的洗儿诗
韩日缵《洗儿》诗的价值取向虽然与苏轼大相径庭,但无疑更符合社会大众的心理期许。 读书要慎思明辨,能入能出,而“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苏轼作为大文豪,其影响至巨至远,他的《洗儿》诗乃心有万端、别有会意之作,我们要辩证看待,以免陷入意图谬误的泥淖。 (作...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5/t20190524_18755339.htm 2019-05-24

二〇一八年,我们读过的书:唐诗逸思
活,具有个性化色彩,别人写不出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它才是原文。 读书要能发现问题,必须具有怀疑精神,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且,善疑者还要能疑人之所不疑。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1/t20190104_18256637.htm 2019-01-04

文化交流让台湾青年看见“新大陆”
:我读大学时开始参与两岸交流,这重塑了我对中华文化的认识,重塑我对国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我们要多鼓励台湾青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多到大陆看一看。现在两岸交流活动非常丰富,我接触的很多台湾青年,来了一次就有很大的心理震撼。他们不只看到文物古迹,也...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811/t20181130_18128371.htm 2018-11-30

文化交流让台湾青年看见“新大陆”
:我读大学时开始参与两岸交流,这重塑了我对中华文化的认识,重塑我对国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我们要多鼓励台湾青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多到大陆看一看。现在两岸交流活动非常丰富,我接触的很多台湾青年,来了一次就有很大的心理震撼。他们不只看到文物古迹,也...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811/t20181130_18128299.htm 2018-11-30

《孟子》
今天的观点来看,似乎还不能笼而统之地一 概认为“春秋无义战”,而要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了。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原文】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② 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③...
https://www.dzwww.com/2018/rfxx/rljs/gjdj/201808/t20180806_17693834.htm 2018-08-06

拓跋珪之“爱”
这些书籍,那么它最多只能是摆设;如果你读了却不能理解,不能取其精华,那么,它只能成为束缚你的绳索,孟子不是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之说么?我不知道“悉送平城”的到底有多少书籍,大概也是“不可胜计”的。要读完这不可胜计的书籍,不仅是拓跋珪,任何人都不...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5/t20180529_17428022.htm 2018-05-29

中科院院士:中国发展“脑科学计划”需只争朝夕
生展开了一场探秘脑科学的对话,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 他说,从事科学研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科学精神,“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自己暂时不能理解的东西,你要想到底是因为你不能理解,还是因为书上出了问题,要不断地破除现有的观念,即使对于权威的观...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804/t20180424_17297742.htm 2018-04-24

“三大发明”是怎样变成“四大发明”的
讨论某个具体观点,而希望能够从分析中获得警醒:对于习以为常或流传甚广的一些概念、观念要保持批判性思考。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创新。 (整理人:王珍) 注:本文系方旭东教授在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第三季)系列讲...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4/t20180424_17297600.htm 2018-04-24

在《钩奇探古话脸谱》中寻访翁偶虹的"画戏"人生
必躬亲,安能不得获脸谱艺术之筌蹄? 正是由于这种巨细无遗地搜罗方式,翁老获得了数万张难得一见的名贵谱式。然而,“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于已入锦囊的宝贵资料,翁老并不是一味地炫耀或自矜,他曾在《偶虹室藏谱提要》中写道:“亲手得求,虽不能完全不信,而绝不...
http://culture.dzwww.com/wmyd/201803/t20180330_17208994.htm 2018-03-3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