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427条 用时0.15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品味津门
代中国不能不提的人物。1912年,梁启超结束长达15年流亡生活归国,在天津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14年。 受聘南开大学期间,梁启超与严复、胡适交往甚密,并与梁漱溟、徐志摩结下师生之谊。《饮冰室合集》则是梁启超留给中国的瑰宝。 俗世里的哏都 因采访行至天津古文化...
https://www.dzwww.com/xinwen/jishixinwen/202001/t20200103_19545264.htm 2020-01-03

钟鼓楼下古韵悠扬 寻找北京小曲儿的前世今生
事真实可考,是著名女作家冰心女士听父亲谢葆璋说起的。谢葆璋(1866-1940)是福建福州人,1881年经父亲好友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严复介绍,成为该校第一届驾驶班学生。1884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在“来远”舰任职,担任驾驶二副,并参加了惨烈的中日甲午海战。...
https://www.dzwww.com/xinwen/jishixinwen/201912/t20191231_19535446.htm 2019-12-31

明清杜诗手批本的得与失
一的杜诗底本朱墨灿然、色彩斑斓,成为文学批评与书法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品。很多批点者都是饱学之士(如方拱乾、屈复、齐召南、严复等),有些甚至是名气斐然的艺术家(如徐渭、傅山、朱琰等),其批点不仅理论价值颇高,而其手迹本身就极为珍贵。这些经过名家批...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12/t20191225_19511730.htm 2019-12-25

林琴南的伊索
有名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初时,他们谁也没有料到此书在社会上会产生巨大反响,无数青年为异国少女的奇异情事一掬同情之泪。用严复的话来说:“可怜一部《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这部译著和后来林氏陆续译出的《迦茵小传》、《不如归》等,让人们反思自古...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12/t20191219_19485011.htm 2019-12-19

《牛津比较法手册》译后记
发到群里,相互切磋,有时甚至激烈争论。俗话说,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翻译中的大部分问题都能够在群中得到解决,有群真好。严复当年“一名之立,旬月踟躇”,除了追求信达雅至境,或许由于孤独求译,未有译友同道“疑义相与析”。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聚...
https://www.dzwww.com/xinwen/jishixinwen/201912/t20191217_19470001.htm 2019-12-17

从司马光和王安石的关系谈起
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致熊纯如信》)这段话的核心是宋代文化对后代的影响。严复认为,这种影响力至少在他的时代仍然存在,并且强劲。我们的时代离严复又过了百年左右,宋代文化的影响力是否仍然存在,其意义如...
https://www.dzwww.com/xinwen/jishixinwen/201912/t20191213_19453190.htm 2019-12-13

胡适名字的由来
生的影响很大。杨先生思想很新,他很鼓励胡适,还在他的作文本上题了“言论自由”4个字。又一次,杨先生鼓励学生买吴汝纶删节的严复译本《天演论》来做读本,这是胡适第一次读《天演论》。又一次,杨先生给学生出了一个作文题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试申其义。...
https://www.dzwww.com/xinwen/jishixinwen/201912/t20191212_19448502.htm 2019-12-12

首届船政文化书画展福州展出 海内外艺术家书画“船政”
彦表示,作为船政后人,深感荣幸能够参与举办此次船政文化主题书画展。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左宗棠、沈葆桢、萨镇冰、日意格、严复、李世甲、邓世昌等福建船政先驱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书画家们用自己手中的笔写船政文化、画船政精神,表达自己对福建船政...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12/t20191208_19434652.htm 2019-12-08

江西南昌县:樟树参天的小村庄百年来走出300多位熊姓教授
来,这个小村庄培育了300余名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40余名,县处级以上干部130余名,成为闻名遐尔的“教授村”、“人才村”。严复的弟子熊元锷、熊育鍚兄弟也从此走出,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校之一“心远中学”,在江西近代教育史上有着重大意义。 小小村庄人...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912/t20191203_19418335.htm 2019-12-03

江西南昌县:樟树参天的小村庄百年来走出300多位熊姓教授
来,这个小村庄培育了300余名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40余名,县处级以上干部130余名,成为闻名遐尔的“教授村”、“人才村”。严复的弟子熊元锷、熊育鍚兄弟也从此走出,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校之一“心远中学”,在江西近代教育史上有着重大意义。 小小村庄人...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912/t20191203_19418148.htm 2019-12-03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