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1条 用时0.40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作结
2017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立项资助,2018年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认为,丛书结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和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研究成果,对1949年至今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试图重塑当代中国文学批评...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911/t20191107_19333640.htm 2019-11-07

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作结
动,2017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立项资助,2018年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认为,丛书结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和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研究成果,对1949年至今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试图重塑当代中国文学批...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11/t20191107_19333410.htm 2019-11-07

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作结
2017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立项资助,2018年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认为,丛书结合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和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研究成果,对1949年至今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试图重塑当代中国文学批评...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11/t20191107_19333216.htm 2019-11-07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丛书发布 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共十卷。丛书写作于2015年启动,2017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立项资助,2018年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丛书结合三十年来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和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研究成果,对1949年至今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试图从文学批评的角度,...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911/t20191106_19329848.htm 2019-11-06

“比喻”的色彩
解独特、构思巧妙的学术作品,值得后学深入研究,他主编的《艺术辩证法编》便是其中一例。 在这本书的“序”中,徐先生道出了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诸多真知灼见。比如他指出,中国古代文论具有“篇幅短小,形式多样,要言不烦”的特点,这种特点的形成,源于中国人的思辨惯性。...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9/t20190921_19196664.htm 2019-09-21

“你不一定认识他,但一定上过《大学语文》”
随祖国追随时代追随人民,不离不弃。他敢于担当,勇于直言,深具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和家国情怀。八十年甘于寂寞,不求闻达,潜心中国古代文论的积累研究,经世致用,融汇古今,特别重视古代创作经验的当代总结,著作等身。始终坚持高度的文化自信,为推进当代文艺理论体系建设竭...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907/t20190708_18918728.htm 2019-07-08

刘凤泉、孙爱玲夫妇向济南大学图书馆捐书
《〈近思录〉译注》、《韩非子选译》、《中国历代名臣上皇帝书鉴赏》、《中国历代军旅诗三百首鉴赏》、《中国古代蒙学四书》、《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中国古代文论旨要》等书。此次捐赠的图书是两位老师数十年的珍藏,数量多,价值高,为提高馆藏质量、丰富馆藏资源做出...
http://edu.dzwww.com/rcjy/qzgl/201906/t20190613_18826630.htm 2019-06-13

大丈夫:中国文论一个原创性概念
足取的。古代文论提出“诗出于人”“诗为心声”“文如其人”等说法就是这一观点的延续。 孟子对气节、节操的崇尚,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精神品格和思想境界。后世文坛士子更不乏“不移节”“不屈志”的传统。从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到文天祥的“臣心一...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5/t20190516_18731331.htm 2019-05-16

林纾的古文意境论
正、技法合度,而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局限,他对那些个性张扬之历史人物的不满,对新生事物的不理解,反映出文艺思想的守旧落后。 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到清末,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然而新旧蜕变的时代风潮又给予它新生的契机。林纾的古文论是时代机缘与个体命运的交会,体现了...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4/t20190418_18631755.htm 2019-04-18

略论宋代诗话
著作的开山之作。书中固然不乏真知灼见,但该书最具代表性和深远意义的是开创了“诗话体”,此后一倡百和,仿效者不绝于后,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大看点。司马光为了续补《六一诗话》而作《续诗话》,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品第诸诗乃极精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刘...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4/t20190409_18596812.htm 2019-04-09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