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1条 用时0.1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精神的光芒——叶朗先生在《中西古典哲理名句:张世英书法集》新书沙龙上的发言
育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黑格尔全集》主编、全国西方哲学学科重点第一学术带头人张世英先生编写。张世英先生在该书中,遴选贯穿中西哲学史的50位哲学家的150余条哲理名句,并亲自进行了书法撰写,后由李超杰老师为每一条书法做了精心的注解,除此之外张先生还精选了20句...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1/t20190118_18309534.htm 2019-01-18

张世英:万有相通的哲学
根据?对我中华思想文化未来的发展有何影响?这些都是有待回答的重要问题。我近些年来所提倡的万有相通的哲学,实际上是从哲学和中西哲学史的角度,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了一点探讨。 一 中国人有一句口头禅,叫作“人生在世”。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抱着什么态度来面对...
http://culture.dzwww.com/gxrj/201706/t20170630_16105285.html 2017-06-30

20世纪西方哲学理论东渐述要
后,中国开始有专门性质的哲学刊物;自从1935年4月中国哲学会成立,举行第一届年会起,中国哲学界才开始有组织地从事哲学理论和中西哲学史的研究。到1941年,中国哲学会西洋名著编译委员会成立后,出版阵地扩大了,国内对西方哲学的翻译有了更多的出版机会。 2关于古...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chenyingnian/200706/t20070609_2217983.htm 2007-06-09

张允熠
张允熠,1951年生,男,江苏徐州人。南开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专攻中西哲学史,从事比较哲学和文化的研究,致力于打通中西马。论著有《王阳明“知行合一”新探》、《论老子哲学的实质——兼论老庄哲学的历史地位》、《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论朱熹...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zhangyunyi/200705/t20070523_2175456.htm 2007-05-23

庄子“吾丧我”的现代诠释(陈清春)
辑意义的我为基点展开的;而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则大都是围绕物自体意义的我展开的,对逻辑意义的我甚少关注与论及。因此,在中西哲学史上,具备“我”之三义的哲学家或哲学思想体系可谓寥若晨星,屈指可数;然而庄子就是其中的一个。《齐物论》道: 大知闲闲,小知间...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chenqingchun/200705/t20070522_2170556.htm 2007-05-22

从中西人欲观的比较与融通看儒学与21世纪
出,中西人欲观的发展,大致都经历过了节制欲望的合理思想时期、极端禁欲的中世纪和近代以来的启蒙思想三个共同的发展阶段。 从中西哲学史上人欲观理论中存在过的共同问题来看,为什么古典时期健全合理的节制思想,会在中世纪一转而为极端禁欲主义呢?从文化上看,主要是...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0705/t20070520_2164704.htm 2007-05-20

中南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5伦理学(010105) 06美学(010106) 07科学技术哲学(010108)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725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④904中西哲学史0101哲学按一级学科招生,报考专业只能填写为哲学 0303△社会学 01社会学(030301) 02人口学(030302) 03人类学(030303)①10...
http://edu.dzwww.com/kszx/ky/201210/t20121008_7503242.html 2012-10-08

20世纪西方哲学理论东渐述要
后,中国开始有专门性质的哲学刊物;自从1935年4月中国哲学会成立,举行第一届年会起,中国哲学界才开始有组织地从事哲学理论和中西哲学史的研究。到1941年,中国哲学会西洋名著编译委员会成立后,出版阵地扩大了,国内对西方哲学的翻译有了更多的出版机会。 2关于古...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chenyingnian/200706/t20070609_2217983.htm 2007-06-09

张允熠
张允熠,1951年生,男,江苏徐州人。南开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专攻中西哲学史,从事比较哲学和文化的研究,致力于打通中西马。论著有《王阳明“知行合一”新探》、《论老子哲学的实质——兼论老庄哲学的历史地位》、《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论朱熹...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zhangyunyi/200705/t20070523_2175456.htm 2007-05-23

庄子“吾丧我”的现代诠释(陈清春)
辑意义的我为基点展开的;而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则大都是围绕物自体意义的我展开的,对逻辑意义的我甚少关注与论及。因此,在中西哲学史上,具备“我”之三义的哲学家或哲学思想体系可谓寥若晨星,屈指可数;然而庄子就是其中的一个。《齐物论》道: 大知闲闲,小知间...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chenqingchun/200705/t20070522_2170556.htm 2007-05-22


相关搜索 西方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