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细想想,他们可能是真听不懂,想不明白,所以无法相信。在西方,个体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与之关联的是在工业文明时代盛行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机械思维”。这种“机械思维”忽视事物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因而“以自我为中心”“以西方为中心”等各种以己为中心的思想占...
|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810/t20181011_17934047.htm
|
2018-10-11
|
出“一分为三”、儒家辩证法、儒家五行等观点,在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还是“孔子文化奖”大陆首位获得者。周来祥教授在超越主客二元对立思维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思维”的概念,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开创了辩证和谐大发...
|
http://www.dzwww.com/2017/erxdh/hyrd/201709/t20170919_16440690.htm
|
2017-09-19
|
底气。 “入境收入可能永远无法达到国内游的量级,但却是提升一地乃至整个城市品质不可或缺的一步。”李虹说。 旅游发展要打破“主客二元” 生活水平好了,闲暇时间多了,现在人们似乎更愿意用休闲这个词来替代旅游。相比后者,休闲往往被认为代表着一种更自由、自主、非功...
|
http://tour.dzwww.com/lvnews/201604/t20160419_14163648.htm
|
2016-04-19
|
地位。但儒家的内向超越又并没有封闭于自我,而是注重向自然学习,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儒家天人合一及内向超越的追求,与现代西方主客二元的世界观以及将工商、技术放在优先位置的外向超越迥然不同,因而对于反思、超越现代性具有启迪意义。 叶平教授认为要深化生态文明...
|
http://www.chinakongzi.org/xwzx/201511/t20151116_13339011.htm
|
2015-11-16
|
中应有之义。因此,要克服全球生态危机,就不能走西方的老路,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应探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路径。 主客二元对立。在人类中心主义、唯科技论、唯增长论的背后,是西方近代哲学所秉持的主客二元对立思想。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过度强调人与...
|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505/t20150519_12399651.htm
|
2015-05-19
|
会学者张春华所言:“(网民)主体性的发挥不再是被约束和控制的单主体性发挥,而是双向互动的平等对话,彼此交流的关系。因此,主客二元思维已经不适合我国社会的话语环境了。”②基于网民的传受一体化的双重身份,笔者提出一个假设,网络舆情传播“从哪里来”的问题...
|
HTTP://www.qnjz.com/qnjzs/201503/t20150302_11966205.htm
|
2015-03-02
|
会学者张春华所言:“(网民)主体性的发挥不再是被约束和控制的单主体性发挥,而是双向互动的平等对话,彼此交流的关系。因此,主客二元思维已经不适合我国社会的话语环境了。”②基于网民的传受一体化的双重身份,笔者提出一个假设,网络舆情传播“从哪里来”的问题...
|
HTTP://www.qnjz.com/zt/201503/t20150302_11966085.htm
|
2015-03-02
|
缺失所映射出来的乃是一个社会集体性的环境关怀缺失。 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说,传媒乃至于整个社会环境关怀的缺失,是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具体体现。在这里,人们把自己当做了主体,却把环境作为了客体。即使是马克思也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
|
HTTP://www.qnjz.com/gcypp/201207/t20120716_7257657.htm
|
2012-07-16
|
面、系统的知识体系(致知)。但是,这种关于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解读,却不能解释朱熹思想体系中的许多基本观念,譬如,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元认识论观念强调主体之心与客体之物(或理)是分离的,必须通过主体认识客观事物以后才获得对物理的认知,但朱熹却总是坚持主体在...
|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1203/t20120328_7002190.htm
|
2012-03-28
|
主义的,即是说,人们往往忽视了荀子思想的某种先验论维度。其实,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已然预设了主客二元的对置关系作为前提;更进一步以先验性的“能知”与经验性的“所知”的架构,强化了这种二元对置;最后归结为“天君”对“天官”...
|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801/t20080115_3158839.htm
|
2008-01-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