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44条 用时0.1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美国的侧影
乌托邦”?在过去与未来之间,美国经验或危险性在哪里?学者熊培云的《寻美记》以两次访美为线索,深刻分析了托马斯·莫尔等人的乌托邦思想与美国的隐秘联系,以及独立战争以来“有污点的国父”和普通民众在塑造美国时各自扮演的重要角色,寻找过去的荣光与人性的幽暗。...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7/t20190712_18937963.htm 2019-07-12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设计潮流的推动者
就在于适时地对工业化的时代发展趋势做出了合理和具有前瞻性的回应。 包豪斯一直被称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院校,在当时它是乌托邦思想和精神的中心。它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901/t20190131_18354976.htm 2019-01-31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设计潮流的推动者
就在于适时地对工业化的时代发展趋势做出了合理和具有前瞻性的回应。 包豪斯一直被称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院校,在当时它是乌托邦思想和精神的中心。它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jixinwen/201901/t20190131_18352887.htm 2019-01-31

西汉儒生的王道情结及其文化意义
验性质,并以此作为政治设计的基础。人性善是乌托邦的逻辑起点和基本特征,孟子把人性善和政治设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无疑是儒家乌托邦思想的滥觞。汉朝建立以后,董仲舒等儒生将法家思想纳人新的儒学体系,实现了政治实践中的儒法互补,开创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模...
http://www.chinakongzi.org/kzyj2/jxyj/201611/t20161129_15210338.htm 2016-11-29

大同、小康与礼乐生活的开启
疑的,正是这种习以为常但又未经检视的通见,我将指出:《礼运》的“大同”思想应该放置在礼乐思想的传统而不是近代西方意义上的乌托邦思想传统中,才能得到更为深切的理解,是礼乐生活世界的导出,而不是大同之世的回归,才构成了《礼运》思想的本旨,由此所敞开的恰恰...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dajiatan/201608/t20160804_14730999.htm 2016-08-04

战国时期农家思想的考察
达了胼手胝足、终日劳作的农民对于政治平等、经济平等的追求,希冀建立一个人人自食其力的平等社会的愿望。尽管,这种可宝贵的古代乌托邦思想仅是一种天真的幻想,但却是一种对于等级制度、地租剥削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一种坚决的否定和反抗,体现了农家从政治平...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4048.htm 2016-05-03

道教哲学
现了强烈的政治实践性。葛洪《抱朴子》的内圣外王之学进一步结合儒道两家政治思想,形成道教政治哲学体系。此外,以太平为表征的乌托邦思想,以道教符谶为标志的政治宣传心理学都是道教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在认识论和思维方式上,继承了道家的特色,汲取了佛家的...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0532.htm 2016-05-03

析毛泽东对早期道教的原始社会主义的解读
公有;〔15〕积财应“救穷周急”〔16〕;强调人人自食其力,反对“强取人物”〔17〕;主张人人平等、公平的平均主义原则〔18〕等乌托邦思想都十分相似。〔19〕同时在其实践中也可以说是成功的,以至于“民夷便乐之”〔20〕和“民夷信向,朝廷不能讨”〔21〕。毛泽东在19...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0368.htm 2016-05-03

从马克思到孔子:中国政治未来的文本变化
这个问题是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的,不仅因为政治控制,也因为普遍意识到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是中国的当务之急。当然好像也存在对“乌托邦思想”的回避,这是对毛泽东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进行的彻底根除过去的灾难性尝试的反应,可以理解。虽然如此,很少有人怀疑这一...
http://ruxue.dzwww.com/gjzb/201410/t20141014_11171410.htm 2014-10-14

《红高粱家族》在美国的翻译和传播
男性特质的主人公,在一个半乌托邦式的世界,建构了他具有原始气息和充满生命力的男性形象,表达了无论是对社会主义还是对儒家乌托邦思想意识的幻灭感。有的学者如杜克·米切尔(Duke Michel),较为系统地梳理了莫言在上世纪80年代的创作,认为莫言的小说写出了没有自...
HTTP://www.qnjz.com/gjmj/201403/t20140321_9865553.htm 2014-03-21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