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救荒食品、日常食品、生育男性的巫术物品,到母亲形象的代表花卉,是一种意蕴丰富的民俗物象。 一般认为,《诗经·卫风·伯兮》的“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是其源头。后世注家多认为谖草即萱草,萱草可以忘忧,或是种植观赏以忘忧,或是食之以忘忧。所以萱草有...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6/t20190630_18886912.htm
|
2019-06-30
|
广州购书中心的高地文化空间热展(将持续至5月16日),可谓极其应景。 萱草,在我国一向有“母亲花”的美称。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就句曰:“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通“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为:“...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5/t20180513_17363119.htm
|
2018-05-13
|
成江、淮、河、海四个流域。河南也成为我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 《史记·河渠书》有言:“为我渭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早在五千年前,大禹率领部族先民治水,便掀开了河南乃至中华民族治水史上的第一页。鸿沟(贾鲁河的前...
|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707/t20170720_16182225.htm
|
2017-07-20
|
成江、淮、河、海四个流域。河南也成为我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 《史记·河渠书》有言:“为我渭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早在五千年前,大禹率领部族先民治水,便掀开了河南乃至中华民族治水史上的第一页。鸿沟(贾鲁河的前...
|
http://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707/t20170720_16182107.htm
|
2017-07-20
|
之花——萱草花,花语是爱的忘却。 萱草在中国有几千年栽培历史,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最早文字记载见之于《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意思是,到哪里弄一支萱草种在北堂前,好让母亲忘却了对...
|
http://www.ccsc.gov.cn/whcjs/201604/t20160427_14204799.html
|
2016-04-27
|
接受父亲教诲的记载,后人遂将“椿”和“庭”合起来,将父亲称为“椿庭”。 萱就是“萱草”,又写作“谖草”。在《诗经·卫风·伯兮》中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的诗句,而按汉代学者对这句诗的解释:“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就是说,谖草是一种忘忧草,如...
|
http://www.chinakongzi.org/ctwhjyfh/zjlt/201512/t20151224_13559678.htm
|
2015-12-24
|
加厉……进行着大规模的内战。” 理解这条成语的关键在“充”。《广雅·释诂三》:“充,塞也。”《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郑玄笺:“充耳,塞耳也。”充耳就是堵住耳朵,故意不听,而不是真的没有听见。因为别人的批评、群众的呼声之类,有...
|
HTTP://www.qnjz.com/zk/201409/t20140925_11084990.htm
|
2014-09-25
|
追思伯仲,历我何如?梧桐萋萋,生于道周。宫馆徘徊,台阁既除,何为远去?使作空虚。支骨离别,垂思南隅,瞻望荆越,涕泪交流。伯兮仲兮,逝彼来游,自非二人,谁诉此忧?”周皇族对太伯、虞仲的深厚感情也衬托出庸濮等国为周朝立国所建立的巨大功勋。由对伯、仲...
|
http://wenshi.dzwww.com/zixunkongjian/wenhua/201312/t20131218_9361308.html
|
2013-12-18
|
才好。故有人戏言,耳聋是福分。想想真是,在现实生活中,能使耳根清净,已成了一种不可多得的清福。 《诗经·邶风·旄丘》曰:“叔兮伯兮,不闻如充耳。”这里的“充”是“塞”的意思,“充耳”指的是古之君子,冠的两侧耳朵位置垂下的两枚多用玉石制成的饰物,用来挡住耳...
|
http://sd.dzwww.com/sdwt/201209/t20120910_7432982.htm
|
2012-09-10
|
才好。故有人戏言,耳聋是福分。想想真是,在现实生活中,能使耳根清净,已成了一种不可多得的清福。 《诗经·邶风·旄丘》曰:“叔兮伯兮,不闻如充耳。”这里的“充”是“塞”的意思,“充耳”指的是古之君子,冠的两侧耳朵位置垂下的两枚多用玉石制成的饰物,用来挡住耳...
|
http://wenshi.dzwww.com/pinglanguanshi/qingweiliao/201209/t20120910_7425018.html
|
2012-09-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