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方过授衣月,又逢始裘天。”陆游诗中说的授衣月指九月。诗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冷风来了,天寒地冻了,没有御寒衣服,这一年怎么过? 关于授衣的解释有两个,一个是“置备”:“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10/t20191024_19288563.htm
|
2019-10-24
|
地对世界的起源发问,向着未知的领域进行猜测、进行设想、进行探索。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诗经·国风·七月》 “火”,指大火星,即心宿二,天蝎座α星。...
|
http://culture.dzwww.com/wx/201901/t20190115_18294066.htm
|
2019-01-15
|
博物馆藏明朝服饰特展”16日在成都正式启幕,用四百年前簪缨袍服为观众立体再现当时人民的衣冠风貌。 《诗经》云:“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自古以来,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此次展览展出文物共计40件/套,其中二级文物5件/套...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805/t20180516_17377625.htm
|
2018-05-16
|
博物馆藏明朝服饰特展”16日在成都正式启幕,用四百年前簪缨袍服为观众立体再现当时人民的衣冠风貌。 《诗经》云:“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自古以来,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此次展览展出文物共计40件/套,其中二级文物5件/套...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5/t20180516_17377623.htm
|
2018-05-16
|
博物馆藏明朝服饰特展”16日在成都正式启幕,用四百年前簪缨袍服为观众立体再现当时人民的衣冠风貌。 《诗经》云:“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自古以来,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此次展览展出文物共计40件/套,其中二级文物5件/套...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805/t20180516_17377602.htm
|
2018-05-16
|
《豳风·七月》透露出三四千年前的历法:夏时“十月太阳历”计时的历法及其与四天“年假”之间的关系。《豳风·七月》第一章中“何以卒岁”,第五章中“曰为改岁”,将年称“岁”,过年为“改岁”。称年为“岁”者,正是夏历的表述。 《豳风·七月》中“一之日”,有一...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2/t20180211_17034460.htm
|
2018-02-11
|
对这两种历法的不同表述,而该诗也被学者看作是对当时历法的体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里面的“七月”、“九月”皆与夏历相同,而“一之日”、“二之日”则是指周历的一月、二月,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清代皮...
|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707/t20170713_16157096.htm
|
2017-07-13
|
对这两种历法的不同表述,而该诗也被学者看作是对当时历法的体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里面的“七月”、“九月”皆与夏历相同,而“一之日”、“二之日”则是指周历的一月、二月,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清代皮...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707/t20170713_16155171.html
|
2017-07-13
|
对这两种历法的不同表述,而该诗也被学者看作是对当时历法的体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里面的“七月”、“九月”皆与夏历相同,而“一之日”、“二之日”则是指周历的一月、二月,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清代皮...
|
http://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707/t20170713_16154925.htm
|
2017-07-13
|
对这两种历法的不同表述,而该诗也被学者看作是对当时历法的体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里面的“七月”、“九月”皆与夏历相同,而“一之日”、“二之日”则是指周历的一月、二月,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清代皮...
|
http://culture.dzwww.com/cy/201707/t20170713_16154870.htm
|
2017-07-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