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09条 用时0.31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卓然一家的儒学史观
儒法思想互补。再如,在儒学与佛教之间也存在着“矛盾融合,承传创新”。这不仅表现为佛教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出现了世俗化和儒学化的趋向;而且还表现为儒学以其包容性,对佛教思想做了积极的吸取和改造,柳宗元就是一个“亦儒亦佛”即儒释兼综的人物。不仅如此...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2/t20190202_18362049.htm 2019-02-02

生活儒学与当代哲学
也正因为如此,前面提到的那个朋友才会说我的生活儒学有点像历史唯物主义。现在所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其实也就是“儒学化”。 但是,马克思的“实践”观念一旦运用到历史领域,那就是针对具体问题的了。比如,他会花毕生精力去研究《资本论》,因为他是...
https://www.dzwww.com/2018/rfxx/rxyl/rxxdh/201807/t20180731_17670251.htm 2018-07-31

金代儒学的构建与展现
陵王、世宗、章宗统治前期,金代儒学开始与其政治制度全面接轨,金代儒学走向了制度化和规范化阶段,其中表现突出的是礼仪制度的儒学化、教育制度的儒学化和科举制度的儒学化。到了章宗统治后期,尤其贞佑南渡后,金代国势由盛转衰,而金代儒学则开始了新的一页,随...
https://www.dzwww.com/2018/rfxx/rljs/rxcc/201807/t20180723_17638837.htm 2018-07-23

金代儒学的构建与展现
陵王、世宗、章宗统治前期,金代儒学开始与其政治制度全面接轨,金代儒学走向了制度化和规范化阶段,其中表现突出的是礼仪制度的儒学化、教育制度的儒学化和科举制度的儒学化。到了章宗统治后期,尤其贞佑南渡后,金代国势由盛转衰,而金代儒学则开始了新的一页,随...
https://www.dzwww.com/2018/rfxx/rxjh/rxdt/201807/t20180719_17627501.htm 2018-07-19

我国首家国家级儒医类社会组织在山东济南诞生
的是中国儒学文化与医学人文的结合,儒学对中医队伍的教化力、融合力,对医疗队伍的价值观的影响力、渗透力方面,作用不可轻视。儒学化人、化物的精神力量,能促进形成品牌,促进学科发展,凝聚人才,提升效益,滋润医者仁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世界中医药...
https://sd.dzwww.com/sdnews/201805/t20180526_17420542.htm 2018-05-26

刘梦溪:马氏定义能否破解国学教育的困局
终始,六经就是始。马一浮说的“六艺可以统摄一切学术”,就是这个意思。而且也可以知道,定义国学为“六艺之学”并不是要把国学儒学化,而是把国学复原为最高的经典之学。因为,诸家之学都可以从“六经”中找到渊源。实际上,谈中国人文,谈中国的文史之学,谈中国...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dajiatan/201612/t20161222_15323318.htm 2016-12-22

“常惺惺”的儒学化演变
禅证儒”的做法究竟该如何评价?本文即试图以“常惺惺”为例,对宋明“以禅证儒”的现象作一次试探性的解析,进而思考禅宗概念的儒学化演变过程及其特点,以补学界相关研究之阙。一、“常惺惺”的禅宗原义 “常惺惺”的“常”就是时常、经常的意思,“惺惺”,在清代...
http://www.chinakongzi.org/kzyj2/rxsyj/201611/t20161129_15211678.htm 2016-11-29

叔孙通之“进退与时变化”与汉代儒学的转向
但采取了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在自己的理论建构中将它悬置了。到汉代,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 一方面,汉代的神仙方士文化出现了儒学化的倾向;另一方面,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灾异论开始,汉代的经学也附带上了神秘的色彩,这在今文经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到西...
http://www.chinakongzi.org/kzyj2/jxyj/201611/t20161129_15210306.htm 2016-11-29

社会儒学建构与社会关系优化
纲常伦理,美国学者创发了角色伦理学,台湾学者构设了儒家关系主义范式。为进一步创新发展儒学和社会儒学,推动儒学社会化和社会儒学化,实现儒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建构儒学社会,并为当代社会关系的优化提供精神动源,加强文化智库建设,经过精心准备,在2015年顺...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dajiatan/201609/t20160912_14900811.htm 2016-09-12

获得文化自信须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纲常伦理,美国学者创发了角色伦理学,台湾学者构设了儒家关系主义范式。为进一步创新发展儒学和社会儒学,推动儒学社会化和社会儒学化,实现儒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建构儒学社会,并为当代社会关系的优化提供精神动源,加强文化智库建设,经过精心准备,在2015年顺...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dajiatan/201608/t20160829_14841286.htm 2016-08-29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