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阔的世界里探寻诗歌精神,在新时代的生活中关注人们向往的诗意生活。诗歌不是抽屉文学,而是承担着重要的人际交往功能,发挥着“兴观群怨”中“群”的作用。诗是自我的,也是公共的,关键在于说出众人想说而未说出的公共经验、感受,抵达语言尚未抵达之处,引发共鸣。...
|
http://culture.dzwww.com/dzwwhcp/lxt/201905/t20190531_18783790.htm
|
2019-05-31
|
阔的世界里探寻诗歌精神,在新时代的生活中关注人们向往的诗意生活。诗歌不是抽屉文学,而是承担着重要的人际交往功能,发挥着“兴观群怨”中“群”的作用。诗是自我的,也是公共的,关键在于说出众人想说而未说出的公共经验、感受,抵达语言尚未抵达之处,引发共鸣。...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5/t20190517_18733188.htm
|
2019-05-17
|
宋诗的辉煌及元明诗的学唐后,清人在诗学方面继续前行的同时,更在生活方面日常地践行着“诗言志”、“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观群怨”的圣人古训。而其前所未有的具体可感的程度,最是令人感觉新鲜。而此种体认效果也是阅读几种局部选辑性质的清诗话丛书难以达成...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3/t20190315_18501608.htm
|
2019-03-15
|
自然景观的混沌中窥见了生命的秘密,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融合中窥见了生命的真谛。 诗的目的何在?众说纷纭,而其中“诗言志”“兴观群怨”“不学诗,无以言”,有广泛的基础。进一步,则如孔子教导子贡的,“告诸往而知来者”。一“往”一“来”,倒也是诗的精神之精妙...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811/t20181116_18075676.htm
|
2018-11-16
|
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后世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响。权举孔子“诗教”文艺观最具代表性的另一学说——“兴观群怨”说——为例,再加说明。“兴观群怨”见于《论语·阳货》,其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5/t20180507_17341091.htm
|
2018-05-07
|
群贵族的艺术,但在中国不是这样的。唐朝时的王梵志就是一个最苦的佃农,但他能把他的生活用诗来表达,这是中国诗的传统。诗可以兴观群怨,所有中国人都可能、有能力喜欢诗、热爱诗。 传统:你要了解,才能自信 书乡周刊:现在提倡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归,也推出了诗词大...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4/t20180420_17285939.htm
|
2018-04-20
|
”的平淡冲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凌云壮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民胞物与,治世乱世,兴观群怨,古往今来人们所经历的情景,都可以用诗词来抒写。 自上世纪80年代文学热潮退去以后,在市场大潮冲击下,读诗写诗成了少数文学青...
|
http://jinan.dzwww.com/jryw/yule/201804/t20180414_16447149.htm
|
2018-04-14
|
侍奉父母,远可以更好地效力君国;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对于读《诗经》的好处,孔子在这里强调了三个方面,一是学会“兴观群怨”,提高美学素养;二是感悟社会伦理,增强服务家国的自觉性;三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拓宽生物知识面,培养与自然的亲和力...
|
http://culture.dzwww.com/ls/201706/t20170627_16091246.html
|
2017-06-27
|
写“游泳的石头”更易成功。 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小冰”面对的是这样的一个世界:诗歌正加速与现实生活脱离,在今天,诗不再是兴观群怨的工具,仅是一种美学存在,诗歌的专业化与博物馆化,使它已与大众绝缘。被技术剥夺了趣味的人们,正将审美等同于惊奇、惊异。在今...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706/t20170620_16064643.html
|
2017-06-20
|
言的书面语较为固定,而口语则是异常活跃的,因为口语的性质在于日常的交流,也就是说,明白晓畅是口语的天然属性。不过,中国“兴观群怨”的诗教根基在于“敦厚”,而“敦厚”则需要书面语的雅来支撑,这当然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从这一种角度讲,诗歌大约是不主张口...
|
http://culture.dzwww.com/gxrj/201706/t20170616_16051937.html
|
2017-06-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