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大王计”、“为大王谋”的名义,给对方指出一条惟一的出路,逼其就范。最后,国君只能按照张仪所给的“出路”,背弃纵约,向秦国割地称臣。张仪的说服目的就完全达到了。 二、两种说服模式形成的原因 苏、张二人不同的说服模式与语言风格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
|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2696.htm
|
2016-05-03
|
与太子郎君吊民伐罪,大军两路俱入。”白时中、李邦彦与蔡攸等,俱失色不敢答。徐问:“如何可告缓师者?”使人因大言曰:“不过割地称臣耳。”大臣又俱失色不敢答,遂议厚其礼而遣之。攸弟绦说攸曰:“此觇我耳。宜以行人失辞而斩其使而使彼罔测。不然,且囚之,不可...
|
http://www.chinakongzi.org/kzsf/lsjd/xuzizhitongjian/200712/t20071229_3133672.htm
|
2007-12-29
|
“为大王计”、“为大王谋”的名义,给对方指出一条惟一的出路,逼其就范。最后,国君只能按照张仪所给的“出路”,背弃纵约,向秦国割地称臣。张仪的说服目的就完全达到了。 二、两种说服模式形成的原因 苏、张二人不同的说服模式与语言风格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
|
http://www.chinakongzi.org/zzbj/zhj/lzxd/200707/t20070731_2381516.htm
|
2007-07-31
|
与太子郎君吊民伐罪,大军两路俱入。”白时中、李邦彦与蔡攸等,俱失色不敢答。徐问:“如何可告缓师者?”使人因大言曰:“不过割地称臣耳。”大臣又俱失色不敢答,遂议厚其礼而遣之。攸弟绦说攸曰:“此觇我耳。宜以行人失辞而斩其使而使彼罔测。不然,且囚之,不可...
|
http://www.chinakongzi.org/kzsf/lsjd/xuzizhitongjian/200712/t20071229_3133672.htm
|
2007-12-29
|
“为大王计”、“为大王谋”的名义,给对方指出一条惟一的出路,逼其就范。最后,国君只能按照张仪所给的“出路”,背弃纵约,向秦国割地称臣。张仪的说服目的就完全达到了。 二、两种说服模式形成的原因 苏、张二人不同的说服模式与语言风格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
|
http://www.chinakongzi.org/zzbj/zhj/lzxd/200707/t20070731_2381516.htm
|
2007-07-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