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亚”(注:弥赛亚(天主教译作默西亚,英语:Messiah),是个圣经词语,与希腊语词基督是一个意思,在希伯来语中最初的意思是受膏者,指的是上帝所选中的人,具有特殊的权力)一样,早期接触参与“弥赛亚”运动,为郑明析成为摄理教的头目搭建了平台,对于郑明析...
|
https://www.dzwww.com/fxj/201804/t20180404_17224696.htm
|
2018-04-04
|
渡尽劫波,合唱圣火传薪,一生不怠受膏者; 漫天朝霞,晨诵圣经诗篇,雪花飞来送斯人。 2015年12月27日,近600人在上海龙华殡仪馆送别中国合唱泰斗马革顺先生。这一天也是马先生的生日,是他在天堂里的第一个生日。尽管如马老的同事张眉老师所说,马先生活到101岁...
|
HTTP://yantai.dzwww.com/ytyy/yymb/201602/t20160203_13805504.htm
|
2016-02-03
|
内外戏称为“东罗马”+“西罗马”=“中国马”的说法,就是从学术上概括了马革顺何以成为合唱指挥泰斗,他1954年创作并指挥演出《受膏者》奠定其在作曲界的地位。该曲首演于当年12月19日,钢琴伴奏是著名钢琴家顾圣婴,从而突破了上海历年圣诞节指挥声乐团献唱《弥...
|
HTTP://yantai.dzwww.com/ytyy/yymb/201601/t20160120_13722767.htm
|
2016-01-20
|
诞辰日。圣诞节的英文名称是ChristmasDay,其中Christmas是Christ和Mass两个词的合成词,意为“基督弥撒”。Christ一词本意为“受膏者”,这是因为古代以色列王即位时,必须将油倒在国王头上,象征是神用来拯救以色列人的王,后来转变成“救世主”的意思。而Mass来...
|
http://wenshi.dzwww.com/diyuwenhua/shiqidishi/jinan/201112/t20111219_6825244.html
|
2011-12-19
|
明的怨诽理无二致;武乙僇辱天神为暴雷震死,以色列人亦因触怒上帝而遭惩罚;商纣无道,武王克殷革命——相似的是扫罗失德,大卫受膏继位。《史记》属于理性时代,《旧约》则属于信仰时代,更像《诗经》和《尚书》。《诗》、《书》之国命天授观即带有浓厚的一神信...
|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801/t20080116_3160347.htm
|
2008-01-16
|
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使一些宗教的发展脱出了这个常规。基督教,就是脱出常规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犹太教中,国王或祭司又被称为“受膏者”,因为他们被任命时要在头上涂膏油,并且负责把民众奉献的膏油向上帝献祭。“受膏者”的希伯来文读音是“弥赛亚”,其意义是“...
|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708/t20070824_2437166.htm
|
2007-08-24
|
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使一些宗教的发展脱出了这个常规。基督教,就是脱出常规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犹太教中,国王或祭司又被称为“受膏者”,因为他们被任命时要在头上涂膏油,并且负责把民众奉献的膏油向上帝献祭。“受膏者”的希伯来文读音是“弥赛亚”,其意义是“...
|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lishen/200705/t20070519_2161976.htm
|
2007-05-19
|
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使一些宗教的发展脱出了这个常规。基督教,就是脱出常规的一个典型例子。在犹太教中,国王或祭司又被称为“受膏者”,因为他们被任命时要在头上涂膏油,并且负责把民众奉献的膏油向上帝献祭。“受膏者”的希伯来文读音是“弥赛亚”,其意义是...
|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0705/t20070519_2161144.htm
|
2007-05-19
|
诞辰日。圣诞节的英文名称是ChristmasDay,其中Christmas是Christ和Mass两个词的合成词,意为“基督弥撒”。Christ一词本意为“受膏者”,这是因为古代以色列王即位时,必须将油倒在国王头上,象征是神用来拯救以色列人的王,后来转变成“救世主”的意思。而Mass来...
|
http://wenshi.dzwww.com/diyuwenhua/shiqidishi/jinan/201112/t20111219_6825244.html
|
2011-12-19
|
明的怨诽理无二致;武乙僇辱天神为暴雷震死,以色列人亦因触怒上帝而遭惩罚;商纣无道,武王克殷革命——相似的是扫罗失德,大卫受膏继位。《史记》属于理性时代,《旧约》则属于信仰时代,更像《诗经》和《尚书》。《诗》、《书》之国命天授观即带有浓厚的一神信...
|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801/t20080116_3160347.htm
|
2008-01-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