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场风云。 传说,大禹治水曾在冀州掘下了第一铲黄土,街巷熟知的“千顷洼”慢慢地冲塞淤积,蓄成了越来越浩淼的深波浅影。直到周定王五年,黄河水再度决口,一下子长成了“千顷洼”的真面目。“一湖连两城”,当然有风水了。除了老白干飘香的衡水城区之外,更忘不掉...
|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903/t20190329_18556130.htm
|
2019-03-29
|
沙场风云。 传说,大禹治水曾在冀州掘下了第一铲黄土,街巷熟知的“千顷洼”慢慢地冲塞淤积,蓄成了越来越浩淼的深波浅影。直到周定王五年,黄河水再度决口,一下子长成了“千顷洼”的真面目。“一湖连两城”,当然有风水了。除了老白干飘香的衡水城区之外,更忘不掉...
|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903/t20190329_18556126.htm
|
2019-03-29
|
东冠县、高唐、平原、德州等县市,德州以下复入河北,至东光县西会漳水,经吴桥、沧县而东入渤海。学术界一般认为,《汉志》河是周定王五年,黄河在浚县宿胥口决口、发生了历史记载的首次大改道后形成的河道。而我们通过梳理文献,并结合新的考古发现,认为《汉志》...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811/t20181115_18071776.htm
|
2018-11-15
|
肆虐异常,千里平畴,尽成泽国。 鲁西南史上饱受洪灾之苦。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的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以来,黄河下游大改道26次。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其中流路涉及菏泽的有12次。含沙量高达三成的黄河水每次冲淤,往...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710/t20171011_16521397.html
|
2017-10-11
|
肆虐异常,千里平畴,尽成泽国。 鲁西南史上饱受洪灾之苦。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的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以来,黄河下游大改道26次。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其中流路涉及菏泽的有12次。含沙量高达三成的黄河水每次冲淤,往...
|
http://sd.dzwww.com/sdnews/201710/t20171011_16521398.htm
|
2017-10-11
|
肆虐异常,千里平畴,尽成泽国。 鲁西南史上饱受洪灾之苦。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的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以来,黄河下游大改道26次。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其中流路涉及菏泽的有12次。含沙量高达三成的黄河水每次冲淤,往...
|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710/t20171011_16521395.htm
|
2017-10-11
|
肆虐异常,千里平畴,尽成泽国。 鲁西南史上饱受洪灾之苦。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的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以来,黄河下游大改道26次。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其中流路涉及菏泽的有12次。含沙量高达三成的黄河水每次冲淤,往...
|
http://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710/t20171011_16521396.htm
|
2017-10-11
|
肆虐异常,千里平畴,尽成泽国。 鲁西南史上饱受洪灾之苦。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的黄河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以来,黄河下游大改道26次。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其中流路涉及菏泽的有12次。含沙量高达三成的黄河水每次冲淤,往...
|
http://www.dzwww.com/2017/zgddf/mss/fp/201710/t20171010_16513851.htm
|
2017-10-10
|
过多年研究发现,并州始建于战国初期,是魏文侯在攻占秦七百里西河地,继而北伐中山国之后所建置的。 魏文侯名斯,公元前445年(周定王二十四年)即位,至公元前396年卒,前后在位五十年,是战国初年具有雄才大略的魏国国君。他任用名将贤臣,发展农商经济,实行富国...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709/t20170909_16401601.html
|
2017-09-09
|
1、特殊的地理位置 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黄河主流、支流流经本县,大改道有六次之多,决口达千余次。”黄河泛滥,决口改道时所产生的河床沉积,河漫滩沉积,决口岐流堆积形成了本地区的微地貌地形。 古黄河是哺育中华民族的摇篮,却又像一批不...
|
http://dezhou.dzwww.com/dzzt/bswc/gshq/201407/t20140724_10711557.htm
|
2014-07-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