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癸这十干来纪日,张先生示范了两个著名的例子:其一,来自《周易·蛊卦》:“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其二,是屈原《哀郢》中的“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张衍田先生认为,《周易·蛊卦》中的“先甲三日”为辛日,“后甲三日”为丁日,《哀郢...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10/t20191026_19293862.htm
|
2019-10-26
|
的时间和路线问题成为“楚辞学前沿论坛”的焦点性话题。关于屈原第二次放逐的时间,从明代汪瑗到现当代诸多楚辞学大家均误以为《哀郢》开篇描写的是兵灾,而战国时代战乱频仍,因此关于屈原第二次放逐的时间也就有了种种不同说法,如汪瑗和王夫之等人以为是楚顷襄...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8/t20190805_19024928.htm
|
2019-08-05
|
的时间和路线问题成为“楚辞学前沿论坛”的焦点性话题。关于屈原第二次放逐的时间,从明代汪瑗到现当代诸多楚辞学大家均误以为《哀郢》开篇描写的是兵灾,而战国时代战乱频仍,因此关于屈原第二次放逐的时间也就有了种种不同说法,如汪瑗和王夫之等人以为是楚顷襄...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8/t20190803_19017620.htm
|
2019-08-03
|
重立志,谓人生须设一目标,而随时依实践所得,正其涂向、检其得失,以申其感慨,故述志言志之文殊不罕见。《楚辞》之九思九辩、哀郢卜居,翻来覆去地自誓自叹,最为典型。司马迁对屈原极为同情,但自许则是孔子。《太史公自序》明确以孔子为目标,说:“自周公卒...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6/t20190628_18882101.htm
|
2019-06-28
|
年,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 后来,有一个叫司马迁的青年路过,为屈原写下很长的撰述: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制图:倪雯冰 Q3:我与端午之间,是什么关系? 屈原投江的故事...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6/t20190607_18805047.htm
|
2019-06-07
|
年,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 后来,有一个叫司马迁的青年路过,为屈原写下很长的撰述: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制图:倪雯冰 Q3:我与端午之间,是什么关系? 屈原投江的故事...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6/t20190607_18805049.htm
|
2019-06-07
|
年,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 后来,有一个叫司马迁的青年路过,为屈原写下很长的撰述: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制图:倪雯冰 Q3:我与端午之间,是什么关系? 屈原投江的故事...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6/t20190607_18805048.htm
|
2019-06-07
|
就是当时流传的“一个写本”遗留的痕迹。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看到的大多是单个写本。如屈原的《离骚》《天问》《招魂》《哀郢》,韩非子的《说难》《孤愤》,贾谊的《吊屈原赋》《服鸟赋》,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等都是单篇流传。至于刘向受诏整理图书,就...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4/t20190415_18618832.htm
|
2019-04-15
|
稳定性的集体信仰,而中国古人丧葬制度与礼俗往往体现了他们对生来死往的认知。《礼记·檀弓上》说“狐死正首丘”,屈原《九章·哀郢》说“狐死必首丘”,正是借动物行为来表达不忘本源之意。 《离骚》所言苍梧、扶桑位于东方,高丘、椒丘则代表楚人宗庙所在,是以...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812/t20181203_18136410.htm
|
2018-12-03
|
稳定性的集体信仰,而中国古人丧葬制度与礼俗往往体现了他们对生来死往的认知。《礼记·檀弓上》说“狐死正首丘”,屈原《九章·哀郢》说“狐死必首丘”,正是借动物行为来表达不忘本源之意。 《离骚》所言苍梧、扶桑位于东方,高丘、椒丘则代表楚人宗庙所在,是以...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12/t20181203_18134540.htm
|
2018-12-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