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会行书委员会副主任刘灿辉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阳台”是一个特指的地名,位于当年的道教圣地王屋山,唐开元十五年,唐代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在此修建阳台宫,并在此修道。天宝三年,李白向唐玄宗请愿还乡,抵达东都洛阳后,和杜甫在此相...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812/t20181214_18179996.htm
|
2018-12-14
|
协会行书委员会副主任刘灿辉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阳台”是一个特指的地名,位于当年的道教圣地王屋山,唐开元十五年,唐代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在此修建阳台宫,并在此修道。天宝三年,李白向唐玄宗请愿还乡,抵达东都洛阳后,和杜甫在此相...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12/t20181214_18179994.htm
|
2018-12-14
|
协会行书委员会副主任刘灿辉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阳台”是一个特指的地名,位于当年的道教圣地王屋山,唐开元十五年,唐代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在此修建阳台宫,并在此修道。天宝三年,李白向唐玄宗请愿还乡,抵达东都洛阳后,和杜甫在此相...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812/t20181214_18179928.htm
|
2018-12-14
|
为何君王贺诞使用的器物会如此频繁地使用月神话题材?推究起来,原因有二:一是月亮在原始宗教中具有“死而复生”的属性,二是唐代道教兴盛的背景,二者以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思想为结合点而扭系到一起,这种强烈祈愿是月宫镜诞生的文化土壤。巧合的是,镜子本身也...
|
http://culture.dzwww.com/gxrj/201609/t20160914_14911830.html
|
2016-09-14
|
性修养为主的超越性升玄。自唐之始,虽然丹药之风达到高潮,但是因服食金丹而死亡的事件也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肉体成仙的虚幻性;另外,唐代道教一直面临着不同宗教与文化的严峻挑战。初盛唐时,佛道之间有多次论争,使得道教显露出其理论体系的薄弱和不健全。这一情况促使一些...
|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1065.htm
|
2016-05-03
|
”一类故事曾经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并且形成了许多故事变体,此类故事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符号,表征、运载着避世的神仙思想追求。唐代道教诗人施肩吾在《仙客归乡词》中写道:“洞中曰月洞中仙,不算离家是几年。出郭始知人代变,又须抛却古时钱。”这里描写的是离...
|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0590.htm
|
2016-05-03
|
杨建波的《唐人道教送别诗、赠题诗的意象和审美趣味》一文[xvii]以及刘光磊的《论李商隐的道教无题诗》一文[xviii]则分别对于唐代道教送别诗、赠题诗的意象和审美趣味以及李商隐的道教无题诗进行了阐发。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道教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游仙诗的论述...
|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0372.htm
|
2016-05-03
|
点。“道本儒末”的观点是由东晋道士葛洪提出来的。葛洪说:“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18]这种“道本儒末”的观点在唐代道教那里得到了强化。唐代皇室奉道教教主李耳(老子)为始祖,因而大力提高道教的地位,从唐高祖开始就规定了“老先、次孔、末后释”...
|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0369.htm
|
2016-05-03
|
TTO LE STELLE展出。其作品有《圣母造像》《星宿造像》《歧视》组画和《旷世》等。 此次参展的作品《非异》集中体现了王雨田对于唐代道教美学的理解,与求学西方后对于各宗教文化的疑问与思考;作品主题结合中国传统辩证思想,取“非异”即“不相同亦不是不同”之意;...
|
http://sd.dzwww.com/sdnews/201511/t20151110_13307587.htm
|
2015-11-10
|
》获得观众热情的叫好声。“太和”篇章中,由北京道教音乐团表演的道乐合奏《霓裳羽衣曲》为观众带来无限惊喜。该曲是一首著名的唐代道教音乐作品,相传为唐玄宗所作,描写了音乐飘渺、舞姿婆娑的仙境。在北京道教音乐团音乐家们的精心演绎下,该曲委婉缠绵、优雅华丽...
|
HTTP://yantai.dzwww.com/ytyy/yymb/201506/t20150611_12536663.htm
|
2015-06-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