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82条 用时0.23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商务印书馆推出"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第一次使用了现代语言学理论来研究中国语法的《马氏文通》、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如《国故论衡》(章太炎)、《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谈艺录》(钱锺书)、《国史大纲》(钱穆)等。其中不少著作,如《论社会学中国化》(...
http://culture.dzwww.com/wmyd/201808/t20180831_17791442.htm 2018-08-31

商务印书馆推出"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第一次使用了现代语言学理论来研究中国语法的《马氏文通》、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如《国故论衡》(章太炎)、《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谈艺录》(钱锺书)、《国史大纲》(钱穆)等。其中不少著作,如《论社会学中国化》(...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8/t20180816_17732937.htm 2018-08-16

鲁迅旧体诗中的谑语
已尽”,“唐以后诗,但以参考史事存之可也,其语则不必诵”;至于近人之作,则“比于马医歌括”,“与杯珓谶辞相等”(章太炎 《国故论衡·辨诗》)。鲁迅很受太炎影响,这种诗学观,不用说,也是从他老师来的。职此之故,鲁迅做旧诗不很起劲,也就可以理解了。 不过,...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2/t20180228_17088807.htm 2018-02-28

“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
层意思,是章黄之学的灵魂,也是我们几代人坚守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信念所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太炎全集1-8卷首次出版后,《国故论衡》有了更好的版本,太炎的演讲集也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集辑,对理解这三个方面的理念有了更多的资料。 建立一种理论的、科学的历史...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711/t20171127_16709648.htm 2017-11-27

章太炎的白话文是被忽略的“学问”
而任鸿隽更是强调,“若是把他的说话记录下来,可以不加修改便成一篇很好的白话文章。后来先生把这个演讲写了出来,成为他的《国故论衡》,可惜他写成古文以后,反而失掉了讲时的活泼风趣”,指出其口头演说与案头撰述迥然异趣而不遑多让的特点,几乎要颠覆人们印象...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711/t20171114_16652281.htm 2017-11-14

走近章太炎
以寡昧,属兹衰乱,悼古义之沧丧,愍民言之未理,故作《文始》以明语原,次《小学答问》以见本字,述《新方言》以一萌俗。”(《国故论衡·小学略说》)这又是要在已经分化了的语言文字中求“根”,也就是以同根来激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三层意思,是章黄之学的灵魂...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711/t20171103_16607279.html 2017-11-03

章太炎与近代经学一瞥
章太炎石刻像,今存于章氏苏州寓所衣冠墓前。 左为《诂经精舍课艺七集》所收章太炎文章图, 右为浙江图书馆校刊《国故论衡》封面。均资料图片 邓秉元 在章太炎这里,尽管表述尚不清晰,但经学其实已经同时得到了四个定位:作为史学与官方意识形态的经学,作为宗教神学...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711/t20171103_16607278.html 2017-11-03

“居今”何以“识古”——关于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一个核心观念的对话
无法追述自身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无法建立自身历史的连续性:“而故记不传,无以褒大前哲,然后发愤于宝书,哀思于国命矣。”(《国故论衡·原经》)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面对中国现代国家及其民族意识的创建,对这一点尤其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孙卫国:事实上,不独中国古...
http://culture.dzwww.com/gxrj/201706/t20170616_16051749.html 2017-06-16

沈鹏:谈国学修养与书法 讲文化要提高人文素质
是书法怎样影响人的精神境界,提高人的审美意识。 国学本质上就是“国故之学”,研究中国古代固有的学术文化,章太炎的著作以“国故论衡”命名。对于国学研究的范围,古人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马一浮提出了“六艺之学”的概念,“一切学术该摄于六艺,凡诸子...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tpbd/201611/t20161111_15126546.htm 2016-11-11

沈鹏:漫谈国学修养与书法
是书法怎样影响人的精神境界,提高人的审美意识。 国学本质上就是“国故之学”,研究中国古代固有的学术文化,章太炎的著作以“国故论衡”命名。对于国学研究的范围,古人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马一浮提出了“六艺之学”的概念,“一切学术该摄于六艺,凡诸子...
http://www.chinakongzi.org/xwzx/201611/t20161110_15121778.htm 2016-11-10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