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起陆地上的车马行程,茫茫水域中前行的船更能表达沉郁的心境。《邶风》中也有一篇《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行于浊世,就如同泛舸中流。诗中的行...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9/t20180917_17849358.htm
|
2018-09-17
|
有同样的性格特点——不阿谀奉承、不屈行昧心,始终以天下事为己任,忧天下之忧、虑天下之虑,初心不改,衷心不忘。“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忧国忧民,无时不忘,“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诗经》篇章里涉及的许多有官方身份的人,已经超越了满足温饱、人前显耀的精...
|
http://sd.dzwww.com/sdnews/201709/t20170927_16475523.htm
|
2017-09-27
|
则不辛) 谿(分豁奚难) 受(无心之爱)乳(虚浮散乱) 久久(人跨两头,衮衣有阙)双(先难后获,后获有 变) 夏(忧在首尾,如有隐忧) 乙也(水陆俱难)穀(谋穀变化) 巴(眉头不展) 匕些(比劫重重)此(到底蹉跎) 皆(不成比目) 真(开口即嗔用心则慎) 比(...
|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0655.htm
|
2016-05-03
|
丽的背后或许会有哀愁。 下面还有一首诗,是否为卫庄姜所作,至今无定论,暂附于此: 《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
http://sd.dzwww.com/sdwt/201209/t20120910_7428277.htm
|
2012-09-10
|
丽的背后或许会有哀愁。 下面还有一首诗,是否为卫庄姜所作,至今无定论,暂附于此: 《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
http://sd.dzwww.com/sdwt/201209/t20120910_7428278.htm
|
2012-09-10
|
丽的背后或许会有哀愁。 下面还有一首诗,是否为卫庄姜所作,至今无定论,暂附于此: 《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
http://wenshi.dzwww.com/qilulishi/yeshicunyan/201204/t20120423_7056909.html
|
2012-04-23
|
丽的背后或许会有哀愁。 下面还有一首诗,是否为卫庄姜所作,至今无定论,暂附于此: 《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
http://wenshi.dzwww.com/zhongbangtoutiao/201204/t20120423_7056885.html
|
2012-04-23
|
一个宿客,一个观光者,而是我确确实实感觉我就是乌镇了的。此时我是西市河边的一座廊棚,唱出“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的诗情。当物是人非总是必然,就像我看到的人也多同从我身前流过的桨声灯影,你不舍,他舍;你舍得,或者...
|
HTTP://yantai.dzwww.com/ly/lyxw/200812/t20081208_4140930.htm
|
2008-12-08
|
人们常常直接用“隐”来指恻隐的情感。这种用法是指的痛心、伤痛、乃至病痛的意思。例如:《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毛传》:“隐,痛也”。[7]《榖梁传·隐公十一年》:“隐之,不忍地也”;范宁注:“隐,犹痛也”。[8]《庄子·外物》:“...
|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708/t20070813_2404344.htm
|
2007-08-13
|
人们常常直接用“隐”来指恻隐的情感。这种用法是指的痛心、伤痛、乃至病痛的意思。例如:《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毛传》:“隐,痛也”。[7]《榖梁传·隐公十一年》:“隐之,不忍地也”;范宁注:“隐,犹痛也”。[8]《庄子·外物》:“...
|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huangys/200708/t20070812_2402824.htm
|
2007-08-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