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94条 用时0.34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阿悄演唱《超级小郎中》插曲 婉转轻吟《再见难》
而是来自灵魂。 望天涯,满怀期待;叹今生,阻碍千百;初心不改,莫待离散空伤怀。如果说相遇是命中注定,那么面对离散也只能安之若命,尽管心中缠绵缱绻,到最后只能选择依依惜别。再见难,再见难,不愿离散道万安。盛年不重来,唯愿你我能珍重生命中的宝贵。 据悉...
http://ent.dzwww.com/tt/201706/t20170602_15998301.htm 2017-06-02

张立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人的一切生存状况都是命运的使然,人是无可奈何的。“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知道无可奈何,不能与命运抗争,只有安心顺任自然的命运,这是具有德性的人才能做到的。 儒墨两家在先秦称为“世之显学”。墨...
http://culture.dzwww.com/gxrj/201705/t20170519_15939227.html 2017-05-19

催婚逼育?春节过完了,观念战争打得怎么样了?
能使得另一方备感受伤,不利于家庭和睦。 对很多人来说,面对两代人以及夫妻间不可避免的观念战争,更多时候只能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彼此间能够将心比心,互相善待,安住在自己的星空下,不去侵夺对方的领空,和而不同,共同成长,那就非...
http://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702/t20170208_15514671.htm 2017-02-08

催婚逼育?春节过完了,观念战争打得怎么样了?
能使得另一方备感受伤,不利于家庭和睦。 对很多人来说,面对两代人以及夫妻间不可避免的观念战争,更多时候只能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彼此间能够将心比心,互相善待,安住在自己的星空下,不去侵夺对方的领空,和而不同,共同成长,那就非...
http://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702/t20170208_15514577.htm 2017-02-08

薛燕平长篇小说《琉璃》:燕京浮世绘
常的理论似乎无法解析这部小说的表达。我阅读薛燕平的文字,感受到对于市井文化的杂然心态。在回望以往的生活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也是有的。那是衰而不老、腐而不败的享世生活。太阳底下也有暗影,这暗影刻着这个古老皇城的基因。我们谁没有这样的基因呢?而...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609/t20160906_14876763.html 2016-09-06

《老子》《庄子》与道家智慧导论(下)
”,遗世独立,飘然远行,即脱离现世的;而道家宗师又确乎看到了人世间的一切都受命运的支配,在命定的必然面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客观必然性与精神自由的张力之间,道家给个体性的挺立所开的药方,不是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统一自由与必然、个体与整体、物...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1045.htm 2016-05-03

庄子和老子的比较
基本上是指人的生命价值而言,是一种人生观,而不涉及社会政治因素。其三是庄子的随波逐流,要求人要因俗、因众,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一种消极处世的社会观。此外,在秦汉以后又有道教和方士,在人生和社会实践上主张养生、长生,有符录、内外丹等方法流派,但...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1007.htm 2016-05-03

庄子哲学本体论
无不为,其倾向在于无不为,因而老子哲学得以在汉初之际被引为无为而治的政治理论。庄子主张安时处顺,与世同波,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无为无不为,实际上是侧重于无为,所以直到魏晋之际才为士大夫所重视,援引为玄学清谈之资,且以“明内圣外王之道”(郭象《庄子...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0583.htm 2016-05-03

庄子和老子的比较
基本上是指人的生命价值而言,是一种人生观,而不涉及社会政治因素。其三是庄子的随波逐流,要求人要因俗、因众,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一种消极处世的社会观。此外,在秦汉以后又有道教和方士,在人生和社会实践上主张养生、长生,有符录、内外丹等方法流派,但...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0586.htm 2016-05-03

尚学锋:《淮南子》与西汉前期的文化气象
措。如何在具体可感的现实生活中实现理想的人生,庄子除了教给人们在思想上忘物我、忘是非、忘荣辱、忘死生乃至“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之外,并没有提供更多的可以履践的东西。而《淮南子》一方面保持了庄子人生理想中自由超拔的精神,一方面又融入了儒家对人生的...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0551.htm 2016-05-03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