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5条 用时1.02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滨州智慧”的今古透视——以《孙子兵法》论“富强滨州”建设
八策” 《孙子兵法•始计篇》中非常具体地提出了“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和“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的考察标准,按照这个标准能对自己和敌人的优劣有个比较全面的判断,做到...
https://sd.dzwww.com/sdnews/201909/t20190913_19172812.htm 2019-09-13

论中国兵法谋略问题
客观条件,做到成竹在胸,未战而先胜。 孙子认为,'五事'、'七计'是知胜之道。'五事'即道、天、地、将、法。'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也就是说,决定军事组织效能的因素有:政治背景,人心所向,战略方针;智、...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1596.htm 2016-05-03

论中国兵法谋略问题
术范畴,多数则难以界定。这些战略战术思想可以分为八类: 运筹帷幄论。主张知己知彼,胸有成竹,未战先胜。孙子说:'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也。''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1595.htm 2016-05-03

《孙子兵法与战略管理》——(二)
民众的共同的政治要求;战,则师出有名;胜,是政治因素在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2、校七计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熟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校之以计。校是比较,计是计算。要从七个方面对已彼双方作...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1565.htm 2016-05-03

巧用《孙子兵法》搞好学员连管理
署,然后实施,才能既圆满完成上级任务,又让连队学员们满意。 《计》篇中还提到“道,天,地,将,法——五事”与“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练,士卒孰强,法令孰行,赏罚孰明。”对应学员连管理工作,其实就是连队运行中的几个基本要素,即连...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604/t20160406_14101316.htm 2016-04-06

和谐积聚正能量
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这里边所提倡的,仍是一种显现于不同层面的和谐精神。...
http://www.dzwww.com/dzwpl/gdzt/201402/t20140226_9715266.htm 2014-02-26

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
孙子在兵法的十三篇中贯穿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尤其重点提到君与将的重要作用。在《计篇》中提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在《作战篇》以“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来体现将之地位;在《谋功篇》中提及君之三忌“不知三军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三军...
http://www.chinakongzi.org/jgsz/fzjg/ctwhjyfh/zjlt/201210/t20121020_7532053.html 2012-10-20

全民开讲之简论孙子的大智慧
的中国古代谋略思维模式的最典型代表。第二就是比较性,孙子的科学性体现在比较性。孙子的比较性上我就讲“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孙子兵法》要讲两个方面,前面五事、七计就是讲你...
http://www.chinakongzi.org/xxt/jcpd/201001/t20100122_5326848.htm 2010-01-22

以孙子之道攻人力资源管理
其重点提到君与将的重要作用。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中,《孙子兵法》强调人的因素的重要性。 在《计篇》中提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强调将帅在治理军队、领导部属时要赏罚分明,恩威并重,才能训练出一支战斗力强的军队。同时对将帅也提出了严格要求,认为必须...
HTTP://qingdao.dzwww.com/rencai/200907/t20090721_4915510.htm 2009-07-21

浅谈《孙子兵法》的哲学思想
孙子曰:“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计篇》) “道”,即民心,即政治信誉。一个国家政治...
HTTP://dzrb.dzwww.com/dazk/dzlc/200810/t20081025_4029898.htm 200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