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等身,著有《仪礼注解》32卷、《礼记讲义》24卷、《周礼纂图》20卷、《礼例详解》10卷、《礼书》150卷、《论语全解》10卷、《庄子注》、《诗解》、《书解》等,留存至今的只有《礼书》150卷和《论语全解》10卷。 在《礼书》中,陈祥道对“三礼”经传做了系统的整理...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10/t20191011_19245298.htm
|
2019-10-11
|
作等身,著有《仪礼注解》32卷、《礼记讲义》24卷、《周礼纂图》20卷、《礼例详解》10卷、《礼书》150卷、《论语全解》10卷、《庄子注》、《诗解》、《书解》等,留存至今的只有《礼书》150卷和《论语全解》10卷。 在《礼书》中,陈祥道对“三礼”经传做了系统的整理...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10/t20191007_19229353.htm
|
2019-10-07
|
《庄子注》 资料图片 生死观是《庄子》一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但历来研究相当薄弱。由于绝大多数论者都忽视了应从《庄子》一书是一个学派的文集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又因为论者们均以为《庄子》一书内、外、杂篇之间并无有机的联系,因此对《庄子》一书的研究历来缺乏...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5/t20190525_18757471.htm
|
2019-05-25
|
释传统文化来创造新的思想文化。 “古人在这方面有极为成功的经验,甚至可以说,这是古人创造新文化的一种重要模式。像郭象的《庄子注》有很强的思想性,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既有章句之学,也融入了义理之学。”詹福瑞说,反观当代的古籍注本,虽然种类不少,但主...
|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707/t20170724_16200459.htm
|
2017-07-24
|
日知录·廉耻》、阮元的《畴人传序》等不少被前人所忽略,而今天看来却别具新意的作品。 “《说文解字叙》《汉书·艺文志序》《庄子注序》《几何原本序》等文章,虽然都是学术史上的名篇,但过去的选本主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一般不会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是...
|
http://www.chinakongzi.org/xwzx/201612/t20161229_15358945.htm
|
2016-12-29
|
日知录·廉耻》、阮元的《畴人传序》等不少被前人所忽略,而今天看来却别具新意的作品。 “《说文解字叙》《汉书·艺文志序》《庄子注序》《几何原本序》等文章,虽然都是学术史上的名篇,但过去的选本主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一般不会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是...
|
http://www.ccsc.gov.cn/yjjj/201612/t20161229_15358523.html
|
2016-12-29
|
日知录·廉耻》、阮元的《畴人传序》等不少被前人所忽略,而今天看来却别具新意的作品。 “《说文解字叙》《汉书·艺文志序》《庄子注序》《几何原本序》等文章,虽然都是学术史上的名篇,但过去的选本主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一般不会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是...
|
http://www.chinakongzi.org/xwzx/201612/t20161229_15357653.htm
|
2016-12-29
|
日知录·廉耻》、阮元的《畴人传序》等不少被前人所忽略,而今天看来却别具新意的作品。 “《说文解字叙》《汉书·艺文志序》《庄子注序》《几何原本序》等文章,虽然都是学术史上的名篇,但过去的选本主要从文学的角度出发,一般不会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是...
|
http://culture.dzwww.com/wtwx/201612/t20161229_15356784.html
|
2016-12-29
|
“郭象”条下,《世说·文学》17记载:“郭象者,为人薄行,有俊才,见(向)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此例涉及魏晋时期《庄子注》的著作权,属于史实问题。《大辞典》详列冯友兰(1927)、(日)村上嘉实(1941)、王叔岷(1946)、(日)福永光司(1964)、...
|
http://culture.dzwww.com/gxrj/201607/t20160708_14592816.html
|
2016-07-08
|
一勺烩了。这实在有点委屈郭象。有趣的是,他认为向秀的思想与此大相径庭。顺便提一下,侯氏《中国思想通史》没有郭象的位置。《庄子注》的版权判给了向秀,但向秀的思想仍属“露骨的统治阶段的反动观点”。侯氏之外,学界基本倾向认为郭象是在向秀注《庄》的基础上...
|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4132.htm
|
2016-05-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