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5条 用时0.17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回望康德老人的美学殿堂
《董乡文学》杂志选稿平台第707 期 前言: 下面这篇关于康德美学的思考性文字,是我在若干年前草就的。原希望通过对康德同时代及其前后一些西方思想家的代表性哲学美学著作进行一番力所能及的悉心研读,再比照中国古典文论中的重要文艺美论范畴,作出梳理性的理解与判...
https://www.dzwww.com/2018/tfsjmb3/twlmz1/201810/t20181007_17915725.htm 2018-10-07

学苑论衡: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
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论哲学著述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
http://culture.dzwww.com/gxrj/201704/t20170417_15786311.html 2017-04-17

蔡元培的音乐美学理论与实践
而无待乎外烁也。”蔡元培在美学理论上受康德影响较大,但其论述中也可看到当时一般美学思想(例如审美的快乐论)的影响。 《康德美学述》(1916年):该文为蔡元培在法国编《欧洲美学丛述》时写成,现仅存前半部铅印校样,未见印行。文中表明蔡元培对康德美学有一定...
HTTP://yantai.dzwww.com/ytyy/yylt/201507/t20150719_12724215.htm 2015-07-19

对3D电视的美学思考
契合。 注释: ①【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页 ②刘悦笛:《“生活美学”的兴起与康德美学的黄昏》[J],《文艺争鸣》,2010年第3期,第13页 ③朱海松:《网络的破碎化传播》[M],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④张晶:...
HTTP://www.qnjz.com/gdst/201406/t20140605_10396467.htm 2014-06-05

《孔子研究》目录(2000年--2010年)
拉底与王阳明比较研究 田 薇 03.6 《圣经》的上帝观与《论语》的天神观 夏丽志 04.6成于乐的圆成之境--论牟宗三的美学世界及其与康德美学的不同 王兴国 05.1"无"的领悟及中西形上学的一个向度--王弼与海德格尔的视域比较 王中江 05.1晚清寓华新教传教士的儒学观--以林...
http://www.chinakongzi.org/kzyj/201101/t20110124_6140207.htm 2011-01-24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文学 问得教授直冒汗
看三天,也能拿高分,如果只看一天,那就只能过了…… niji:关于楼主的问题,个人意见是,有空发帖不如回去看书! 啊嘟嘟:楼主难道没学康德美学思想吗?美的都是没用的,有用的都是丑的。 学文学,不能那么功利。 beiji:我特不理解那些老研究文学的,老研究过去别人写的东西,然后...
HTTP://yantai.dzwww.com/xypd/wbxw/200909/t20090917_5071481.htm 2009-09-17

意境的现代发现——意境与现代人生(3)
天人合一”的精神,是现代美学发展的新方向,而且是必由之路。西方美学在18世纪中期被确立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学科以来,首先是按照康德美学的路线发展了一百多年。这个路线的实质是强化审美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并且保持了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主观二分的精神原则。这种片...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709/t20070914_2469874.htm 2007-09-14

两情相悦如何能由鉴赏的走向理性的
于外在的功利的计较、利益的盘算,而只可基于心灵间的一个“感”,此一“感”正是两情相悦之切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借用了康德美学的名词,把这种基于“感”的两情相悦称为鉴赏的,尽管这种鉴赏并不完全等同于康德的审美鉴赏,如审美鉴赏的发生是源于对象的纯形...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zhangwanlin/200705/t20070523_2176044.htm 2007-05-23

文学形式分析与读解(田若虹)
式探索,玩味语句式、语法、结构和表层形式,甚至陷入枯燥的玄学思索,把“形式”推向孤立和极端。 (二) 形式主义方法的特点 康德美学思想中关于“美与有利或有害无关”,“美的判断同单纯形式不能分 开”等观点,已经预示了后来的形式主义路线。遵循这条路线的各种...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tianruohong/200705/t20070522_2170646.htm 2007-05-22

对3D电视的美学思考
契合。 注释: ①【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页 ②刘悦笛:《“生活美学”的兴起与康德美学的黄昏》[J],《文艺争鸣》,2010年第3期,第13页 ③朱海松:《网络的破碎化传播》[M],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④张晶:...
HTTP://www.qnjz.com/gdst/201406/t20140605_10396467.htm 201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