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978条 用时0.25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张立文:谈读书做学问
学的故事,讲中国的哲学;以中国自己的话语,讲中国的哲学。一种哲学观点或哲学思想,本来是从奇思妙想中出来的,因为哲学是一种形上学的观念和思想,它超越了一般的概念,换言之,它超越了世界上的一些现象,从现象中超越出来,概括成为一种理念,这种理念的本身就...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7/t20190705_18910648.htm 2019-07-05

谈读书做学问
学的故事,讲中国的哲学;以中国自己的话语,讲中国的哲学。一种哲学观点或哲学思想,本来是从奇思妙想中出来的,因为哲学是一种形上学的观念和思想,它超越了一般的概念,换言之,它超越了世界上的一些现象,从现象中超越出来,概括成为一种理念,这种理念的本身就...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6/t20190630_18886913.htm 2019-06-30

两难的抉择:王国维的哲学时刻
之上。 概言之,康德的“批判哲学”(criticalphilosophy)素被视为西方哲学的“哥白尼革命”(CopernicanRevolution)。将原本形上学(metaphysics)奉为一种基本及普遍的论说,转化为一种“认识论”(epistemology)的利器,并超脱传统形上学本体论的形式。这一点...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5/t20190510_18709372.htm 2019-05-10

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哲学
教、生态伦理、少数民族哲学、哲学系统的新建构等的发展现状。 关于先秦儒学,孟子与荀子哲学相继成为热点,这是因为孟子有道德形上学、心性论和政治理论的原初形态,而荀子的礼学、知性精神、现实主义对于我们今天的儒学发展有着不同于孟子学的独特意义。关于宋明理...
http://www.dzllzg.com/lltt/201812/t20181210_18161140.html 2018-12-10

汤一介:儒学的现代意义
”立为“国教”,“企图将儒教意识形态化”。另一种批评认为:“儒教救世的想象实质是道德作用的自我夸大”,也是“以天道性命的形上学来追求王道政治,这样只能重踏封建专制的陷阱”。 还有一些学者从维护和发扬儒家思想出发,对“儒学”作充分地肯定。例如现代新儒...
https://www.dzwww.com/2018/rfxx/rljs/rxdj/201808/t20180808_17701100.htm 2018-08-08

儒家文化与中国历史
从孔子、孟子到荀子,他们所提出的各种道德规范和治国原则,都是十分具体的、为人处世中践行的规范和原则,而不是一般的抽象的形上学原理。 人们称孔子之学为“仁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孔子是把“仁”作为士君子最根本的道德规范来要求的。如他说:“君子去仁...
https://www.dzwww.com/2018/rfxx/rxyl/rxlsyj/201808/t20180807_17696924.htm 2018-08-07

生活儒学与当代哲学
折扣了:它们未必适应于我们当下的生存方式。于是我们所面临的任务是:如何在这种新的思想视域的地基上,重建儒学——重建儒家的形上学、形下学。这就是我这些年想做的工作,我给它一个总的标签,叫做“生活儒学”。 这些年来,生活儒学引起了学界各种各样的反应,好...
https://www.dzwww.com/2018/rfxx/rxyl/rxxdh/201807/t20180731_17670251.htm 2018-07-31

“生活儒学”与儒学在中国的第三期复兴
因此,彻底的现象学家不承认现象之外有一独立的本体存在,也反对建构传统的形而上学体系。这与生活儒学以三个层级的观念为奠基的形上学的本体论结构在理论旨趣方面是不相容的。对于生活儒学的批评者来说,这似乎是生活儒学对现象学的误用甚至扭曲,但对于生活儒学的...
https://www.dzwww.com/2018/rfxx/rxyl/rxxdh/201807/t20180731_17670249.htm 2018-07-31

现代新儒家的问题意识与思想贡献
性的阐发是现代新儒学的核心与精神所在,也是现代新儒家区别于其他思想流派的最重要特征。研究和阐发道德主体性的学问,称作道德形上学;按照传统的称法,即称作心性之学。从孔孟的仁学,到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家,都阐发心性之学,但现代新儒家则侧重在通过“道德...
https://www.dzwww.com/2018/rfxx/rxyl/rxxdh/201807/t20180731_17670248.htm 2018-07-31

中国哲学研究反思:超越“以西释中”
:(1)出于智慧之爱的无条件的真理追求;(2)作为一个学科的连续性和一贯性;(3)作为一门学问的形式体系性;(4)不同的构成部分,如形上学(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知识论,包括后来又分化出去的逻辑学、美学、伦理学、宗教哲学等;(5)内涵的开放性,如形而上学和反形...
https://www.dzwww.com/2018/rfxx/rxyl/rxxx/201807/t20180731_17670183.htm 2018-07-31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