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锋一转,蒙曼为观众细腻地剖析了“喜”和“乐”这两种情绪的微妙区别。她以唐诗《近试上张水部》为例,“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蒙曼解释,其中“妆罢低声问夫婿”,就能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女子初嫁的喜悦心情:“这是把夫...
|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912/t20191202_19413338.htm
|
2019-12-02
|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的作者是中唐诗人朱庆馀。朱庆馀,大家可能不大熟悉,但他这首《近试上张籍水部》却大名鼎鼎,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非常著名的有关行卷的诗歌。 在唐代,由于考卷不糊名,考卷上考生的姓名和籍贯...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711/t20171120_16681057.htm
|
2017-11-20
|
作者:郭彦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的作者是中唐诗人朱庆馀。朱庆馀,大家可能不大熟悉,但他这首《近试上张籍水部》却大名鼎鼎,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非常著名的有关行卷的诗歌。 在唐代,由于考卷不糊名,考卷上考生...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711/t20171120_16680681.htm
|
2017-11-20
|
画眉深浅入时无?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的作者是中唐诗人朱庆馀。朱庆馀,大家可能不大熟悉,但他这首《近试上张籍水部》却大名鼎鼎,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非常著名的有关行卷的诗歌。 在唐代,由于考卷不糊名,考卷...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711/t20171120_16679551.htm
|
2017-11-20
|
画眉深浅入时无?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的作者是中唐诗人朱庆馀。朱庆馀,大家可能不大熟悉,但他这首《近试上张籍水部》却大名鼎鼎,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非常著名的有关行卷的诗歌。 在唐代,由于考卷不糊名,考卷...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711/t20171120_16679548.htm
|
2017-11-20
|
画眉深浅入时无?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的作者是中唐诗人朱庆馀。朱庆馀,大家可能不大熟悉,但他这首《近试上张籍水部》却大名鼎鼎,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非常著名的有关行卷的诗歌。 在唐代,由于考卷不糊名,考卷...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711/t20171120_16679392.htm
|
2017-11-20
|
籍,请为推荐人。考试后他想试探考得怎样,录取与否,并未落俗写谄媚信函,也不做送礼之俗事,而是呈诗一首:“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赠张水部》)诗中的舅姑(公婆)指考官,夫婿指张籍,主角新媳妇自然是自己。张籍得到...
|
http://culture.dzwww.com/gxrj/201609/t20160930_14974938.html
|
2016-09-30
|
【故纸堆】赶考旧事:公元826年,浙江籍考生朱庆馀进入长安城赶考。他写了一首给朝廷的官员和文坛名流张籍,“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识才的张籍很赏识朱庆馀的才华,也体会到了他的良苦用心,于是作诗点赞:“越女新妆出镜心,...
|
http://www.dzwww.com/synr/mtjz/sjb/201608/t20160816_14779192.html
|
2016-08-16
|
华当然不能藏着掖着,而是赶紧得让主考官或者主考官的朋友知道,于是他写了一首给朝廷的官员和文坛名流张籍,“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是怎么回事?明明是向张大人推荐自己,怎么风马牛不相及地写人家新媳妇和老公的事?诗人...
|
http://culture.dzwww.com/ls/201608/t20160812_14768314.html
|
2016-08-12
|
系中的一个传统难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婆媳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媳妇没有独立、平等的人格尊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从而形成了一种妇女压迫妇女的恶性循环。现代家庭中妇女有独立的社会经济地位,婆媳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人际...
|
http://kzxt.chinakongzi.org/xuetangjianshe/xuetangmingce/xuetangzhanshi/201605/t20160518_14306407.htm
|
2016-05-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