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人”或许还可以稍稍挽回一点尊严,但是看着这长安一片繁华,你总是忍不住想提醒提醒他们:再过十年,就要“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了啊!按照剧情的逻辑发展,也就是说,这位自比尧舜的“圣人”,即便在经历了生与死,看透了腐败的现实,痛定思痛,但在回家之...
|
http://ent.dzwww.com/tt/201908/t20190816_19067707.htm
|
2019-08-16
|
十年蹉跎。长安这座城市的诗运仿佛意味着某种国运的转移,历史由飘逸的李太白交予了沉郁的老杜甫。十一年后,“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盛唐,至此盛极而衰。 盛唐并不完美,“朱门酒肉臭”的背面,就是“路有冻死骨”。这里生活着千千万万的...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7/t20190718_18959460.htm
|
2019-07-18
|
中国巅峰的终结。今日想起,仍有椎心之痛。 狠狠给历史心脏来上一椎的,是一个叫李林甫的人。 二 李林甫死后3年,“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爆发。炸药包是李林甫埋下的,只不过点燃导火索的,是著名美女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 历史上,李林甫以“口蜜腹剑”著称,...
|
http://culture.dzwww.com/wtwx/201802/t20180228_17093233.htm
|
2018-02-28
|
中国巅峰的终结。今日想起,仍有椎心之痛。 狠狠给历史心脏来上一椎的,是一个叫李林甫的人。 二 李林甫死后3年,“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爆发。炸药包是李林甫埋下的,只不过点燃导火索的,是著名美女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 历史上,李林甫以“口蜜腹剑”著称,...
|
http://culture.dzwww.com/cfjm/201802/t20180208_17023994.htm
|
2018-02-08
|
中国巅峰的终结。今日想起,仍有椎心之痛。 狠狠给历史心脏来上一椎的,是一个叫李林甫的人。 二 李林甫死后3年,“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爆发。炸药包是李林甫埋下的,只不过点燃导火索的,是著名美女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 历史上,李林甫以“口蜜腹剑”著称,...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2/t20180208_17023993.htm
|
2018-02-08
|
回忆和忏悔。宛转蛾眉马前死的杨家女,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是九华帐里的欲望对象,一个堕落但凄美的符号。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两句纵然不明写杨贵妃是祸水,至少明确把她和动乱联系在一起。这点在安史之乱爆发时就被当成共识接受,《旧唐书》 和 《新唐...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1/t20180116_16919768.htm
|
2018-01-16
|
留存的敦煌曲谱残卷,以及日本筝谱曲收录的唐代筝曲组合再编而成。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pí)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的《长恨歌》,将安史之乱的渔阳鼙鼓与《霓裳羽衣曲》联系到了一起。这或许是当时人共同的看法:《霓裳羽衣曲》是盛唐...
|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707/t20170704_16118921.htm
|
2017-07-04
|
留存的敦煌曲谱残卷,以及日本筝谱曲收录的唐代筝曲组合再编而成。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pí)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的《长恨歌》,将安史之乱的渔阳鼙鼓与《霓裳羽衣曲》联系到了一起。这或许是当时人共同的看法:《霓裳羽衣曲》是盛唐...
|
http://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707/t20170704_16118721.htm
|
2017-07-04
|
唐代东西方音乐融合的优秀作品,风靡唐代,经杨贵妃演艺,深受唐王的喜爱。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曾这样写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其实,敦煌音乐在北魏时期就很时尚。如温子升《敦煌乐》云:“客从远方来,相随歌且笑。自有敦煌乐,不减安陵调”。胡旋舞是...
|
http://tour.dzwww.com/photo/201609/t20160907_14881248.htm
|
2016-09-07
|
郑净持原是霍王府中的一名歌舞姬。因外貌秀美、歌舞动人而被霍王爷收为妾。 不料,在郑净持身怀六甲的时候,“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打破了郑净持安享霍王爷恩爱的美梦。霍王爷在御敌时战死,霍王府中家人作鸟雀哄散,郑净持带着尚在襁...
|
http://culture.dzwww.com/ls/201607/t20160719_14645578.html
|
2016-07-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