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9条 用时0.21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取错名字毁一生 看到最后一个笑劈叉了
深 汉字更是寓意深远 这一点在中国人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来 中国人的名字可以美到这种程度 徽音 “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文王之什·思齐》 美德的意思。 穆清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诗经·大雅·烝民》 清和之气。 嘉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九章·橘...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803/t20180314_17149945.htm 2018-03-14

取错名字毁一生 看到最后一个笑劈叉了
深 汉字更是寓意深远 这一点在中国人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来 中国人的名字可以美到这种程度 徽音 “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文王之什·思齐》 美德的意思。 穆清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诗经·大雅·烝民》 清和之气。 嘉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九章·橘...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803/t20180314_17149508.htm 2018-03-14

“音声相和”还是“意声相和”?
颂·那》“鼗鼓渊渊,嚖嚖鼓声”;《诗经·周诵·臣工之什·有瞽》“应田悬鼓,鼗磬枳圉,既备乃奏,箫管并举”;《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灵台》“簴业维枞,贲鼓维镛”等文献典籍资料的基础上,补充如上文所说之《尚书·益稷》“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的文献典籍...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0453.htm 2016-05-03

论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前轴心时代的史影与传统
英对决的历史。因而其哲学也便是以斗争为特点的哲学。 33 《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 34 《史记·周本纪》。 35 《诗经·文王之什》。 36 《诗经·有声》。 37 《诗经·皇矣》 38 《尚书·君 》。 39 《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 40 阮元《研经室集》一集...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801/t20080117_3162131.htm 2008-01-17

什么是宗教以及于儒教有关的争论——《中国儒教论》导论
表现为天人关系,即上帝与人的关系。 儒教的经典,最后确定为十三部。孔子当时用来教授学生的,主要是诗、书、礼、乐。《诗经·文王之什·大明》道: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礼记·表记》引用了这段话。郑玄注为:“昭,明也。上帝,天也。”因此...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708/t20070824_2437166.htm 2007-08-24

礼乐文化传统与原始儒学(1)
为氏族贵族专有,此即所谓“学在官府”。除了官府公报(《周书》)、贵族仪式(金文)以及类似荷马的历史诗(《周颂》、《大雅·文王之什》等)之外,是没有民间文化的。(16)这决定了礼乐传授只能在官府。《孟子·滕文公上》有言:“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学则三...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chenhanming/200707/t20070726_2366605.htm 2007-07-26

关于儒学思想发展的知识社会学回顾
《经学今诠初编》(《中国哲学》第22辑)第10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韩非子•显学》。 [4]《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5][美]乔治•桑塔亚那著、华明译:《诗与哲学:三位哲学诗人卢克莱修、但丁及歌德》第1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mijijun/200705/t20070522_2171402.htm 2007-05-22

儒家经学思潮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精神(上)(陈寒鸣)
为氏族贵族专有,此即所谓“学在官府”。除了官府公报(《周书》)、贵族仪式(金文)以及类似荷马的历史诗(《周颂》、《大雅·文王之什》等)之外,是没有民间文化的。(11)这决定了礼乐传授只能在官府。《孟子·滕文公上》有言:“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学则三...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chenhanming/200705/t20070522_2170268.htm 2007-05-22

论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前轴心时代的史影与传统
英对决的历史。因而其哲学也便是以斗争为特点的哲学。 33 《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 34 《史记·周本纪》。 35 《诗经·文王之什》。 36 《诗经·有声》。 37 《诗经·皇矣》 38 《尚书·君 》。 39 《观堂集林》卷十《殷周制度论》。 40 阮元《研经室集》一集...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jiangguanghui/200705/t20070520_2164925.htm 2007-05-20

新民与亲民——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一个问题
”之说,原本在《尚书·康诰》中的意思是要求周王革新殷民,改造前朝之遗,使其弃旧图新,尽快适应周政统治,一如《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文王》所说:“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其时,新民与亲民之间尚无鲜明的时间上的先后与内容上的对立与冲突。但到了宋明时期,理...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0705/t20070519_2162145.htm 2007-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