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审慎的生活才能获得宁静、才能获得最高的善;斯多亚学派认为“按照自然生活”、按照理性生活,才能达到幸福。其共同特征是认为,幸福是与理性相一致的,理性内在于美好生活的普遍理想。...
|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901/t20190121_18316823.htm
|
2019-01-21
|
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伊壁鸠鲁认为快乐包含身体健康和心灵宁静,审慎的生活才能获得宁静、才能获得最高的善;斯多亚学派认为“按照自然生活”、按照理性生活,才能达到幸福。其共同特征是认为,幸福是与理性相一致的,理性内在于美好生活的普遍理想。...
|
http://www.dzllzg.com/lltt/201901/t20190121_18315959.html
|
2019-01-21
|
统,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休谟传统,也就是所谓“情感主义”的美德伦理学(sentimentalist virtue ethics),与强调排除情感因素的斯多亚学派的美德伦理流派正好相反。另外,还有从尼采传统发展出来的多元主义的美德伦理学,以及从杜威哲学发展出来的实用主义美德伦理学。...
|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201210/t20121011_7511036.htm
|
2012-10-11
|
的确立》中,也只承认经验主义的合法性。 不过,这里仍存在着一个双方都承认的“理”或“法”,谁都明白,那就是亚里士多德(及斯多亚学派)所确立的逻辑规范。维特根斯坦和胡塞尔都是从逻辑入手的。西方没有任何一个哲学家、包括海德格尔,会认为自己的言说可以不合逻辑...
|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1209/t20120928_7491057.htm
|
2012-09-28
|
帕尼卡在第三点意涵中所提到的“人是神的肖像”与“人是小宇宙”的理念,前者是耶教传统的神学预设,后者出自希腊、罗马传统,是斯多亚学派的形上学预设。在儒家传统中,可与这两者相提并论的或许是《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人性既然出自天命,则人的尊严也就不言...
|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712/t20071225_3116838.htm
|
2007-12-25
|
帕尼卡在第三点意涵中所提到的“人是神的肖像”与“人是小宇宙”的理念,前者是耶教传统的神学预设,后者出自希腊、罗马传统,是斯多亚学派的形上学预设。在儒家传统中,可与这两者相提并论的或许是《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人性既然出自天命,则人的尊严也就不言...
|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liminghui/200706/t20070608_2216588.htm
|
2007-06-08
|
学派之间乃至同一学派内部的相互批判。如晚期希腊学者一时间以收集、编纂名人佚著,注释、考证古代典籍作为一种时尚,象波菲利及斯多亚学派的有些学者都是出色的注释家。亚里斯多德的著作曾一度成为注释家们热衷注释、考证、阐述的对象。在中国哲学原始发展中,道家对礼...
|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yanbinggang/200706/t20070605_2207545.htm
|
2007-06-05
|
立》中,也只承认经验主义的合法性。(11)不过,这里仍存在着一个双方都承认的“理”或“法”,谁都明白,那就是亚里士多德(及斯多亚学派)所确立的逻辑规范。维特根斯坦和胡塞尔都是从逻辑入手的。西方没有任何一个哲学家、包括海德格尔,会认为自己的言说可以不合逻...
|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0705/t20070520_2165316.htm
|
2007-05-20
|
当时百姓带来的知足感受和幸福体验,是今人所难以体察的。儒家社会的“人权记录”也因此而远高于同期的欧洲。尽管欧洲希腊化时期斯多亚学派哲学家便提出人权博爱理论,“力劝皇帝实行仁政,实施宽恕……并且严厉批判那些随意剥夺人权、残酷迫害奴隶的罪行。”[43]但这种...
|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0705/t20070519_2161356.htm
|
2007-05-19
|
统,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休谟传统,也就是所谓“情感主义”的美德伦理学(sentimentalist virtue ethics),与强调排除情感因素的斯多亚学派的美德伦理流派正好相反。另外,还有从尼采传统发展出来的多元主义的美德伦理学,以及从杜威哲学发展出来的实用主义美德伦理学。...
|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201210/t20121011_7511036.htm
|
2012-1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