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9条 用时0.25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学诚法师: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人类找不到任何一个孤立存在的个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遥远的理想,而正是我们当下的“实存”。 大乘佛法不仅有缘起性空的智慧观照,更主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认为自他关系是平等不二、苦乐一体的,因此自利必须通过利他的途径来实现。如《十住毗婆沙论》说...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dajiatan/201511/t20151116_13339376.htm 2015-11-16

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用文明的火种去点亮心灵
进入灵魂境界的人生,有圣贤气象,天地情怀,慈悲精神,智慧灵光,对宇宙人生有正确的理解,对人类命运有终极关怀。他以慈悲与智慧观照人生,人生的一切经历都成为精神修炼的资源,都能够使自己的灵魂变得更加高尚纯净,并带着这样一颗灵魂,开始更加美好的生命历程...
http://edu.dzwww.com/dzjyxw/redian/201507/t20150714_12701440.html 2015-07-14

禅宗的意义世界——从文化学角度对中国化佛教的解释
基础上的物质能量交换才能实现其存在和发展这一事实,在它的理论中,人的自性是自给自足的,与宇宙整体的和谐相呼应。人只要“用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坛经》)。 佛学以思辩的精致著称。即使不立文字的禅宗也没脱离“慧解脱”的理路,只是所悟...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1203/t20120321_6989990.htm 2012-03-21

阿育王塔金棺银椁将亮相 技师织出绝美云锦
清净。“多”是上面的意思。到彼岸之上,才是究竟。“心”是影子,不能说有,不能说无:所以无形段。 这部心经,就是告诉人们用智慧观照什么是心?什么是苦厄?又如何回归到清净寂灭无心之心的本位?所以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有许多意思:如“路”,指示我们回...
http://www.dzwww.com/special/ts/fsh/201006/t20100606_5608673.htm 2010-06-06

云锦阿育王塔登场 将亮相金棺银椁开启仪式
清净。“多”是上面的意思。到彼岸之上,才是究竟。“心”是影子,不能说有,不能说无:所以无形段。 这部心经,就是告诉人们用智慧观照什么是心?什么是苦厄?又如何回归到清净寂灭无心之心的本位?所以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有许多意思:如“路”,指示我们回...
http://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006/t20100606_5608585.htm 2010-06-06

郭齐勇·〖近五年来中国大陆儒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家既是哲学又是宗教,但既不是理智思辩、逻辑解析的哲学,又不是只讲灵魂信仰、绝对皈依、感情超升的宗教。它的体验是要在人性的智慧观照下成就人伦社会的圣贤大业。他把儒学的宗教性界定为孟子所说的“尽心椫詶知天”的过程即一种终极的自我转化,这种转化可以视为...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0907/t20090727_4958269.htm 2009-07-27

近年来中国大陆儒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家既是哲学又是宗教,但既不是理智思辩、逻辑解析的哲学,又不是只讲灵魂信仰、绝对皈依、感情超升的宗教。它的体验是要在人性的智慧观照下成就人伦社会的圣贤大业。他把儒学的宗教性界定为孟子所说的“尽心椫詶知天”的过程即一种终极的自我转化,这种转化可以视为...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801/t20080117_3162128.htm 2008-01-17

近五年来中国大陆儒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家既是哲学又是宗教,但既不是理智思辩、逻辑解析的哲学,又不是只讲灵魂信仰、绝对皈依、感情超升的宗教。它的体验是要在人性的智慧观照下成就人伦社会的圣贤大业。他把儒学的宗教性界定为孟子所说的“尽心椫詶知天”的过程即一种终极的自我转化,这种转化可以视为...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708/t20070818_2413537.htm 2007-08-18

道家学术思想与佛家密宗文化(五)
精,师传指示,大而无要之所致,均非其术之咎也。 气脉成就已达堂奥,或进而修持第四之光明成就。首得身心内外之有相光明,再以智慧观照,而得佛智之无相光明。或由此而修第二之幻观成就,则可坏欲界人间世之世间相,征得确实人于如梦幻之三昧。第二幻观成就,与第三之...
http://www.chinakongzi.org/zzbj/200707/t20070703_2324085.htm 2007-07-03

重申知识分子的良知
实与其说他在“耍嘴皮子”,不如说他在挑战“语言的极限”,这也许更符合他的理论。《坛经》有云:“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 自用智慧观照, 不假文字。”又云:“何名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 直示正路, 是大善知识, 是大因缘。所谓化道, 令得见性。一切善法, 皆因大善知识...
HTTP://www.dzwww.com/edu/training/pxzt/200704/t20070410_2101642.htm 2007-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