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学家、教育家赵俪生在兰大一待就是半个世纪,他说这是报恩;朱子清、刘有成、陈耀祖、黄文魁奠定了有机化学的国际先进水平;李吉均、秦大河、效存德师徒三代勇闯地球三极,成为学术佳话;任继周、南志标几十年上下求索,让西北的草学研究走在世界前列……建校11...
|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909/t20190917_19180172.htm
|
2019-09-17
|
的系统信息,摸清了中国冰川资源家底,使中国成为世界各冰川大国中唯一全面完成冰川编目的国家。 当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李吉均、刘昌明、秦大河、姚檀栋、赖远明等现场感佩于先生的“冰川精神”,追忆与先生的过往。 在冻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看来,...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3/t20190320_18522899.htm
|
2019-03-20
|
□紫金山/金陵晚报记者 陈曦 李吉均,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与地貌专家。主要从事冰川学、地貌学、第四纪以及干旱区人地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黄河、长江的起源,特别是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对中国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http://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711/t20171126_16707855.htm
|
2017-11-26
|
我那时是‘一见钟情’!”之后的30年,冰川成为姚檀栋生活中唯一的主线。 在被誉为“中国冰川之父”的施雅风先生和著名地理学家李吉均教授指导下,姚檀栋经历了多年的苦读。“先生常说‘冰川研究是一项英雄而豪放的事业’,正是他这种攀登科学顶峰的坚决信念首创和造...
|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702/t20170206_15506593.htm
|
2017-02-06
|
我那时是‘一见钟情’!”之后的30年,冰川成为姚檀栋生活中唯一的主线。 在被誉为“中国冰川之父”的施雅风先生和著名地理学家李吉均教授指导下,姚檀栋经历了多年的苦读。“先生常说‘冰川研究是一项英雄而豪放的事业’,正是他这种攀登科学顶峰的坚决信念首创和造...
|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702/t20170206_15506443.htm
|
2017-02-06
|
他是我国著名的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吉均。尽管已经八十三岁,依然时常带领研究团队,沿黄河支流登上祁连山脉,进行实地考察。(详见第四版) window.HLBath=1;
|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601/t20160108_13646227.htm
|
2016-01-08
|
保山川秀美。这五位院士分别是土壤学家朱显谟、第四纪与环境地质学家刘东生、土壤地理和土地资源学家孙鸿烈、自然地理和地貌学家李吉均、土壤地理学家赵其国。他们认为,中国此前治水多采用“蓄泄统筹,以泄为主”,这已不适应目前的状况,今后治水应遵循“蓄泄统筹...
|
http://sd.dzwww.com/sdwt/201007/t20100707_5697669.htm
|
2010-07-07
|
均奖励100万元。 2007年,该校在高水平研究领域取得很大进步,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和教育部奖励。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吉均带领下完成的“中国西北季风边缘区晚第四季气候与环境变化”课题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为我国干旱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源...
|
HTTP://yantai.dzwww.com/rencai/rcxw/200803/t20080301_3227159.htm
|
2008-03-01
|
保山川秀美。这五位院士分别是土壤学家朱显谟、第四纪与环境地质学家刘东生、土壤地理和土地资源学家孙鸿烈、自然地理和地貌学家李吉均、土壤地理学家赵其国。他们认为,中国此前治水多采用“蓄泄统筹,以泄为主”,这已不适应目前的状况,今后治水应遵循“蓄泄统筹...
|
HTTP://zaozhuang.dzwww.com/news/gn/200711/t20071103_2806355.htm
|
2007-11-03
|
保山川秀美。这五位院士分别是土壤学家朱显谟、第四纪与环境地质学家刘东生、土壤地理和土地资源学家孙鸿烈、自然地理和地貌学家李吉均、土壤地理学家赵其国。他们认为,中国此前治水多采用“蓄泄统筹,以泄为主”,这已不适应目前的状况,今后治水应遵循“蓄泄统筹...
|
HTTP://liaocheng.dzwww.com/xinwen/gnxw/200711/t20071103_2785915.htm
|
2007-11-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