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拿出了一首《岁暮归南山》,听这开头就不妙: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岁暮归南山》 在这首诗里,他说自己没有才能被明主抛弃,因为体弱多病,好友也离他远远的……听着听着,唐...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3/t20190316_18507914.htm
|
2019-03-16
|
是拿出了一首《岁暮归南山》,听这开头就不妙: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岁暮归南山》 在这首诗里,他说自己没有才能被明主抛弃,因为体弱多病,好友也离他远远的……听着听着,唐...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3/t20190316_18507915.htm
|
2019-03-16
|
是拿出了一首《岁暮归南山》,听这开头就不妙: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岁暮归南山》 在这首诗里,他说自己没有才能被明主抛弃,因为体弱多病,好友也离他远远的……听着听着,唐...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3/t20190316_18507912.htm
|
2019-03-16
|
竟然念出了他在不久前写的那首《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这是一首怀才不遇的牢骚之作,尤其是第二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表面写自己志大才疏,实际上却是抱怨“...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812/t20181204_18141276.htm
|
2018-12-04
|
竟然念出了他在不久前写的那首《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这是一首怀才不遇的牢骚之作,尤其是第二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表面写自己志大才疏,实际上却是抱怨“...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12/t20181204_18141275.htm
|
2018-12-04
|
竟然念出了他在不久前写的那首《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这是一首怀才不遇的牢骚之作,尤其是第二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表面写自己志大才疏,实际上却是抱怨“...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812/t20181204_18141265.htm
|
2018-12-04
|
人却有家难回,“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现代人常会因工作不顺心而失眠,古人也有这种情况。比如孟浩然“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他愁啥愁得睡不着,半夜三更瞅着月光松影发呆呢?“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我没有才能,不受皇帝老板赏识,身...
|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704/t20170416_15782486.htm
|
2017-04-16
|
”孟浩然拜谢后,便念起诗作《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蔽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就是归隐之作《岁暮归南山》。玄宗听了叹息说:“我未曾弃置人才,只是你个人不来求进,奈何反有这样的诗作!”...
|
http://wenshi.dzwww.com/zixunkongjian/wenhua/201502/t20150204_11846823.html
|
2015-02-04
|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
http://www.chinakongzi.org/kzsf/wxxs/zuozhe/menghaoran/200706/t20070604_2204769.htm
|
2007-06-04
|
北厥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自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首诗,乃是唐朝孟洁然所作。他是襄阳第一个有名的诗人,流寓东京,宰相张说甚重其才,与之交厚。一日,张说在中书省入直,草...
|
http://www.chinakongzi.org/kzsf/wxxs/mingpian/yushimingyan/200705/t20070523_2176066.htm
|
2007-05-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