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3条 用时0.29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民族管弦乐《康僧会》 再现六朝往事
度南京艺术基金创作资助项目,由南艺音乐学院作曲系许志斌教授创作,演出由“西来神僧”“五彩舍利”“初寺钟鼓”“水映塔月”“泥洹梵呗”五个乐章构成。许志斌透露,这场演出重在表现康僧会作为佛教僧人其行、其功、其业。康僧会在江南地区传法,因此乐风更有江...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911/t20191107_19332603.htm 2019-11-07

一方“异刻”造像记的诞生
示自己参与造像的功德的考虑在内,毕竟在多部佛经中,都曾提到制作佛像所具功德意义。如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云:“譬如佛般泥洹后,有人作佛形像,人见佛形像,无不跪拜供养者。其像端正姝好,如佛无有异,人见莫不称叹,莫不持华香缯綵供养者。……所以作佛...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1/t20190111_18280800.htm 2019-01-11

一代名僧建立起江南第一寺
开江南一带教风,梁慧皎撰写的《高僧传》记载其事业与功绩。 交响剧场《康僧会》 用西来神僧、五彩舍利、江左初寺、水映塔月、泥洹梵呗5个篇章,表现康僧会作为佛教僧人其性、其行、其功、其业。用乐风体现江南地域特色,用乐情感染听众。 据悉,2015年市政府办...
http://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710/t20171026_16575050.htm 2017-10-26

三月,来乌镇看一场中式的文化复兴
而在橙色一幅里,艺术家更是在其中开了一扇门,观众似乎可以通过它穿越到另一空间。 艺术家边平山(左)与高振宇(右)观看“泥洹”系列 这次展览并不只是架上绘画,还有张永和的木作家具、白明的瓷器与高振宇的陶器。高振宇是紫砂大师顾景舟的关门弟子,后又于...
http://culture.dzwww.com/ys/201704/t20170417_15786288.html 2017-04-17

中国禅学与儒道合流的文化契机
般守意经>。在魏晋(3`4世纪)南北朝(5`6世纪)的玄学时代(公元220-586年),东晋末佛陀跋陀罗来中土传达摩多罗禅,和法显译泥洹经>;南北朝时北凉昙无谶在敦煌译之为。前秦道安译和诸经。后秦鸠摩罗什(公元343-413年)译龙树所著的...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jzx/201608/t20160816_14780269.htm 2016-08-16

本土大型舞剧《法显》在青岛上演 让观众震撼
山)南下返回后,法显晚年致力于翻译经书的工作,译出《摩诃僧祗律》40卷,《僧祗比丘戒本》1卷,《僧祗比丘尼戒本》1卷,《大般泥洹经》6卷,《杂藏经》1卷,并撰写了举世闻名的历游天竺记传《佛国记》(即《高僧法显传》)。 多媒体大屏令人动容 舞剧《法显》的...
http://qingdao.dzwww.com/xinwen/qingdaonews/201608/t20160801_14708398.htm 2016-08-01

研究、创作与翻译
但是他回国以后,仍然同外国和尚协作译经。《法显传》说:“遂南造京师,就外国禅师佛驮跋陀于道场寺译出《摩诃僧祗律》、《方等泥洹经》、《杂阿毗昙心(论)》,垂百余万言。”。这恐怕只说明,法显感到集体翻译比个人单干要好,译场这样的组织是可取的;并不像...
http://www.chinakongzi.org/jgsz/fzjg/jxlyjs/201605/t20160506_14251390.htm 2016-05-06

西行取经第一人
这些佛教经典被运回国内后,法显到京都建康(今南京),前后译出《摩诃僧只律》四十卷、《僧只比丘戒本》一卷、《僧尼戒本》一卷、《大般泥洹经》六卷、《杂藏经》等,共计百万余言。 后来法显在建康居住数年后,再转往荆州(今湖北江陵)的辛寺,在此圆寂,享寿八十六岁。 ...
http://wenshi.dzwww.com/zixunkongjian/lishi/201409/t20140929_11107812.html 2014-09-29

禅宗的意义世界——从文化学角度对中国化佛教的解释
得极大赞誉。其实,这样的戏剧性不仅表明他聪哲若神,更说明在这种慧解的后面他得到了中国固有文化北京的支持。他在讲解六卷本《泥洹》时说的一番话多少透露出他敢以独见仵众的根据所在“禀气二仪者,皆是涅 正因。三界受生,盖唯惑果。阐提是含生之类,何得独无佛...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1203/t20120321_6989990.htm 2012-03-21

成功的文明对话: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
余国,获得大量珍贵的梵本佛经《摩诃僧祇律》、《长阿含》等。又从海路经南海回国,到建康,在道场寺与佛陀跋陀罗共同译出《大般泥洹经》六卷等,他还撰写《佛国记》(又名《法显传》),历述沿途的见闻,为中国的传记文学开辟了新的写法。玄奘的西行取经,带回六...
http://www.ccsc.gov.cn/whnhjs/201202/t20120227_6951703.html 2012-02-27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