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5条 用时0.28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补正史之缺 纠研究之谬——《八旗文献集成》的可贵之处
《八旗文献集成》 詹福瑞主编 辽海出版社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创造的有清一代的核心制度,是清代社会制度的基石,也是清王朝赖以存在的根本。清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等等各个方面都是在这一制度的基础之上产生、发展、演变的。所以,八旗文献的整...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11/t20191128_19404043.htm 2019-11-28

郑小悠新作重审清代旧案
扎实的文字资料转化为本书案件,其严谨的学术态度让本书的阐释推理十分可靠。在本书上编的9个案例中,郑小悠在每个案例里展示了清代社会治理中的某个侧面,如刑讯、讳盗、冒赈、捏控等,方便读者以小见大,增加对清代法律制度的了解。而郑小悠又延续了广受好评的前作《...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8/t20190823_19097568.htm 2019-08-23

阿里文学作品《大清首富》入围2018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
呈现了清代中国对外贸易以及商业发展的画面。通过十三行发展的兴衰荣辱,折射出整个大清帝国在当时的发展状态,以小见大,映射出清代社会、文化,特别是商贸变化的百年发展史,是不可多得的近代商业贸易史题材小说。作者阿菩凭借对历史、地理和人文等知识的深入掌握,...
http://ent.dzwww.com/tt/201905/t20190515_18726394.htm 2019-05-15

清代社会救济活动中的信息公开
清代社会救济事业比较发达,官方有较为完备的防灾赈灾体系,民间社会成为救济活动的主力。在实施救济活动过程中,政府出于各种目的,实行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公开。而民间社会救济机构为获得众人的信任,募集更多资金,尤其重视公开相关信息。信息公开扩大了民众知情权,...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5/t20190514_18722807.htm 2019-05-14

清代社会救济活动中的信息公开
作者:刘宗志《光明日报》(2019年05月06日14版) 清代社会救济事业比较发达,官方有较为完备的防灾赈灾体系,民间社会成为救济活动的主力。在实施救济活动过程中,政府出于各种目的,实行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公开。而民间社会救济机构为获得众人的信任,募集更多资金,尤...
http://www.dzllzg.com/wszj/201905/t20190506_18691344.html 2019-05-06

清代“玻璃画”:皇家贵族炫富和大贵族相亲
非常罕见的巨幅作品了,同时也是中央美院馆藏的老玻璃画精品中的精品。 在清末具有两大功能 用于宫廷建筑和大贵族相亲 玻璃画在清代社会非常流行,价格也十分昂贵,不但原框都是木质的,具有中国特色,而且首选金丝楠木等极其贵重的木材。“玻璃画在17-18世纪的时候特...
http://culture.dzwww.com/cfjm/201702/t20170224_15588618.html 2017-02-24

专访王杰:吏治关系政权存亡 用国学影响“关键少数”
音韵、训诂等小学功夫研究经典原意的考据实学,后期主要包括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系统研究的经世实学。这方面的内容,可以读一读《清代社会与实学》、《晚晴经世实学》等书籍。 晚清时期,西学开始进入中国,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前,有识之士逐渐走出自大,开始研究...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dgbtgx/201701/t20170116_15437466.htm 2017-01-16

中国遗嘱观念的变迁(图)
法定继承遂成财产继承的唯一途径。不过,遗嘱继承并未因此绝迹,只要遗嘱不违背伦理和法律的精神,官府一般也承认其效力。 到了清代社会,法定继承始终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遗嘱继承是一种补充形式,或者是与法定继承并用的一种辅助形式,在保证法定继承人的主要权利的...
http://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701/t20170109_15400247.htm 2017-01-09

经世致用之学:实学的古为今用——专访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杰教授
音韵、训诂等小学功夫研究经典原意的考据实学,后期主要包括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系统研究的经世实学。这方面的内容,可以读一读《清代社会与实学》、《晚晴经世实学》等书籍。 晚清时期,西学开始进入中国,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前,有识之士逐渐走出自大,开始研究...
http://www.chinakongzi.org/tt/201701/t20170104_15378351.htm 2017-01-04

佛山百年嫁娶屋中办集体婚礼 再现岭南传统婚俗
集,绝大多数人家的房屋极为挤迫。当时的婚嫁喜事注重形式,务求热闹,但苦于无从铺张,杨氏便出租大宅予百姓操办喜事。随着佛山清代社会商品经济意识渐浓,嫁娶屋亦作为一种专供出租操办婚嫁喜事的场所,在古镇里巷中越来越普遍。清中叶后房产一度易主,逐渐作为固定...
http://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612/t20161219_15300856.htm 2016-12-19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