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我国最早的黄帝祭祀地之一。 唐代诗人吟咏过轩辕台。陈子昂诗云:“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李白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对于蓟丘多有争议,不论在京城或是在京畿,这片地域上有着轩辕台。轩辕庙建于山顶上,1995年进行了修建,红色阙门高大,两侧朱...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6/t20190625_18868871.htm
|
2019-06-25
|
你是不是也想起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你是不是也期待 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 你是不是也盼着 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 谁在等这一场雪 雪又迟迟来赴谁的约 慢慢地听 雪落下的声音 惊喜来得猝不及防 北京城漫天雪花飞 北京城区终于下了场“地表落白”的雪。12...
|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902/t20190213_18386478.htm
|
2019-02-13
|
李白《北风行》一诗道:“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1/t20190123_18324969.htm
|
2019-01-23
|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12/t20181228_18234645.htm
|
2018-12-28
|
归人”与“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雪夜的闲适恬淡,让人心向往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与“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是雪花的奇瑰壮丽,让人叹为观止;“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与”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是雪花的可爱动人...
|
HTTP://binzhou.dzwww.com/bzsb/201601/t20160126_13750495.htm
|
2016-01-26
|
北京出现过大雪的年份有上百个,且明清以来更多…… 李白1200多年前游幽州恰逢大雪纷飞 赋诗《北风行》记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代北京一带称幽州,地域包括今天北京的西部及周边部分地区,州郡治所均设在蓟城,又称幽州城,大致在今天北京市区的西南部。...
|
http://tour.dzwww.com/jingdian/news/201511/t20151130_13422040.htm
|
2015-11-30
|
北京出现过大雪的年份有上百个,且明清以来更多…… 李白1200多年前游幽州恰逢大雪纷飞 赋诗《北风行》记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代北京一带称幽州,地域包括今天北京的西部及周边部分地区,州郡治所均设在蓟城,又称幽州城,大致在今天北京市区的西南部。...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511/t20151126_13400671.html
|
2015-11-26
|
旱的山东带来一丝清爽的甘甜。这如柳絮般飘飘洒洒的雪花,映衬在元宵花灯之下,片片溶入趵突泉眼之中,虽不复“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豪迈之气,却为山东因140多天无有效降水而受旱灾的3000多万亩农田、50余万人带来希望。逢此美景、美事,正所谓“不展芳尊开口...
|
http://tour.dzwww.com/shandong/mxly/201102/t20110216_6169136.htm
|
2011-02-16
|
烛龙栖寒门。 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 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 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 遗此虎纹金□□。 中有一双白羽箭。 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 人今战死不...
|
http://www.chinakongzi.org/kzsf/wxxs/zuozhe/libai/200705/t20070525_2184048.htm
|
2007-05-25
|
此, 惟有北风怒号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别时提剑救边去...
|
http://www.chinakongzi.org/kzsf/wxxs/mingpian/quantangshi/200705/t20070522_2172686.htm
|
2007-05-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