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丈夫”学说发展了孔子的君子思想。所谓“大丈夫”者,“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这种散发浩然正气的“大丈夫”具有“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
|
http://culture.dzwww.com/ts/201909/t20190903_19138255.htm
|
2019-09-03
|
中国文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原创性概念。《孟子·滕文公下》:“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说为中国文化树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对中国士人精神的挺...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5/t20190516_18731331.htm
|
2019-05-16
|
质。 何为“丈夫气”?即是有大丈夫的气概。孟子有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气”,即是有使命、有责任、有担当、有毅力、不忸怩、不矫饰。书法...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3/t20190327_18548788.htm
|
2019-03-27
|
顾天规戒律戏嫦娥,结果被革去天蓬元帅之职,化作猪身投胎。同时,它无视皇权,对去西天各国君主绝无三叩九拜之尊而以老猪自称,独行其道。 这种我行我素,使得猪八戒成为中国古典名著中最容易被西方文化所接受的角色之一。《西游记》的外文版影视剧传到欧美后,一些观...
|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902/t20190209_18375255.htm
|
2019-02-09
|
必 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6);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 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 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②公孙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
|
https://www.dzwww.com/2018/rfxx/rljs/gjdj/201808/t20180806_17693834.htm
|
2018-08-06
|
为人格尊严而牺牲的殉道精神。孟子笔下“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大丈夫”的行为标准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任道精神和崇高人格曾激励了我国历史上无数的志士仁人。 传统士人忧乐观之背景的检...
|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804/t20180422_17290960.htm
|
2018-04-22
|
的儒者的代表。杜甫能被尊为诗圣,正是由于他是孟子所提倡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杰出典范。 杜甫,字子美,大约生于先天元年(712)。他的出生地一般认...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3/t20180302_17101975.htm
|
2018-03-02
|
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原因在于孟子具有大丈夫精神,“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精神使得温良恭俭让的儒家有了锋芒棱角和战斗气概。孟子是中国古...
|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711/t20171128_16715181.htm
|
2017-11-28
|
“惟其义尽,所以仁至”,所说即孟子此意。 孟子又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淫,贫...
|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qianxun/201701/t20170122_15467163.htm
|
2017-01-22
|
说“惟其义尽,所以仁至”,所说即孟子此意。 孟子又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淫,贫...
|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1701/t20170105_15384856.htm
|
2017-01-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