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考》,甲骨文开始作为史料研究商代历史;加拿大学者明义士出版《殷墟卜辞》,这是第一部西方学者的甲骨学研究著作。 1920年,王襄出版《簠室殷契类纂》,被认为是第一部甲骨文字典。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安阳殷墟进行第一次科学发掘,拉开了殷墟...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11/t20191101_19315148.htm
|
2019-11-01
|
二版块“契文释史”中,专列“天象与农业”部分,反映商人对自然的观测和记录,“明有蚀卜骨刻辞”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件卜骨是王襄旧藏,记录了商代晚期的一次重要天象——日月频食。在“南兮”和“正京北”两地接连发生了日食和月食,癸酉日卜问出现这次天象会不...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10/t20191030_19308529.htm
|
2019-10-30
|
土方征涂朱卜骨刻辞(资料照片)。罗振玉旧藏,现藏国博。 新华社(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王襄捐赠的商代“月有食卜骨”记载了公元前1189年发生的一次月食。 编者按: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1899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是中国近代史料的重大发现。在20世纪的甲骨文...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10/t20191030_19307667.htm
|
2019-10-30
|
二版块“契文释史”中,专列“天象与农业”部分,反映商人对自然的观测和记录,“明有蚀卜骨刻辞”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件卜骨是王襄旧藏,记录了商代晚期的一次重要天象——日月频食。在“南兮”和“正京北”两地接连发生了日食和月食,癸酉日卜问出现这次天象会不...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10/t20191027_19295884.htm
|
2019-10-27
|
二版块“契文释史”中,专列“天象与农业”部分,反映商人对自然的观测和记录,“明有蚀卜骨刻辞”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件卜骨是王襄旧藏,记录了商代晚期的一次重要天象——日月频食。在“南兮”和“正京北”两地接连发生了日食和月食,癸酉日卜问出现这次天象会不...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10/t20191027_19295748.htm
|
2019-10-27
|
http://www.dzllzg.com/szk/mzydt/201905/t20190516_18730939.html
|
2019-05-16
|
溥心畬 《得鱼图》 三、 精品不准出境者(107人) 丁衍庸 马叙伦 马一浮 马晋 王贤(个簃) 王心竟 王伟 王雪涛 王叔晖 王福庵 王襄 王蘧常 方人定 方济众 邓散木 邓尔疋 叶浅予 叶恭绰 戈荃(湘岚) 白蕉 冯迥(超然) 冯建吴 田世光 古元 朱屺瞻 朱家济 朱复戡...
|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904/t20190430_18678242.htm
|
2019-04-30
|
思晗、王思涵、王思璇、王思雨、王天一、王廷楷、王婷霄、王维伊冉、王伟豪、王苇橦、王文灿、王文慧、王文秋、王文轩、王贤瑞、王襄帅、王小瑞、王晓东、王晓彤、王心悦、王欣瑞、王欣怡、王新淇、王新瑶、王鑫雨、王兴善、王修然、王修智、王秀红、王旭尧、王学...
|
http://shuhua.dzwww.com/qlyt/201808/t20180822_17754936.htm
|
2018-08-22
|
http://www.dzwww.com/2017/zzj/szjszp/201712/t20171209_16760589.htm
|
2017-12-09
|
永琇的专著《老天津文物与收藏》近日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通过全视角、多层面的叙述,以及对安岐、励守谦、周书弢、王襄、张叔诚、徐世章、罗振玉、徐世昌等收藏大家收藏个案的具体描述,展现了天津百余年收藏历史的总体面貌和生动细节,资料翔实,文字...
|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706/t20170608_16018055.htm
|
2017-06-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