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记忆,也留下最好的自己。 古书有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千年古琴,清泉潺潺,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各国的城市形象大使用传承千年的古琴,续写着他们泉城相聚的缘分。 老舍先生的文章,女词人李清照词句,凡是与济南有关的话题,...
|
http://tour.dzwww.com/lyzt/sjlx/qiuse/lunbotu/201908/t20190806_19027493.htm
|
2019-08-06
|
主要原因是俗乐兴起而雅乐式微。恢复琴瑟和鸣是为了恢复上古中华传统文化记忆,当学生读到《诗经》第一篇《关雎》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时,能听到真正的琴瑟和鸣之乐。 《汉字“心”之音》的创作初衷是表现当代大众的情感心声,因作曲家魏扬的专业为歌剧作曲,擅长...
|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906/t20190626_18875348.htm
|
2019-06-26
|
主要原因是俗乐兴起而雅乐式微。恢复琴瑟和鸣是为了恢复上古中华传统文化记忆,当学生读到《诗经》第一篇《关雎》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时,能听到真正的琴瑟和鸣之乐。 《汉字“心”之音》的创作初衷是表现当代大众的情感心声,因作曲家魏扬的专业为歌剧作曲,擅长...
|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906/t20190626_18875255.htm
|
2019-06-26
|
“薇”必定不是蔷薇,而是可以果腹的植物。小小豆苗不只可食,而且也代表了流芳千古的气节。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这荇菜我也养过,不过我养的是白花荇菜,跟诗经里说的荇菜其实不同。诗经里的荇菜是黄色小花飘摇水上,白花荇菜当然是白色的,...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5/t20190501_18679161.htm
|
2019-05-01
|
虽然并非全诗重章,但其第二、四、五章可构成重章: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传统观点一般认为这三章属于并列关系,即流之、采之、芼之都是采摘、择取之意,而...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4/t20190429_18672234.htm
|
2019-04-29
|
城记忆,也留下最好的自己。 古书有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千年古琴,清泉潺潺,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各国的城市形象大使用传承千年的古琴,续写着他们泉城相聚的缘分。 老舍先生的文章,女词人李清照词句,凡是与济南有关的话题,...
|
http://tour.dzwww.com/lyzt/qqcsxxds/sszx/zx/201904/t20190415_18617323.htm
|
2019-04-15
|
有了一个独特的师旷,伯牙和子期。 古琴,作为士大夫必修课之一,大量的出现在诗词歌赋中。《诗·周南·关雎》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曹魏的嵇康,著有《琴赋》。唐时的王维喜欢“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刘禹锡曾有“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的幽怨...
|
http://edu.dzwww.com/rcjy/zpxx/201904/t20190402_18571499.htm
|
2019-04-02
|
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脍炙人口的《关雎》作为《诗经》的第一首诗,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
|
http://culture.dzwww.com/wx/201902/t20190214_18391451.htm
|
2019-02-14
|
个字,而且这些字与谜底的关系越远越好。比如,上家出令为“女”与“瑟”,若下家未能以“琴”字相射(用《诗经》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典),便须罚酒一杯。 可见,若非熟谙经籍,此游戏定难以为继,而此时的文坛名流们已穷于应付这种高难度的游戏了,他们“忽然得...
|
http://culture.dzwww.com/wtwx/201810/t20181031_18012881.htm
|
2018-10-31
|
个字,而且这些字与谜底的关系越远越好。比如,上家出令为“女”与“瑟”,若下家未能以“琴”字相射(用《诗经》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典),便须罚酒一杯。 可见,若非熟谙经籍,此游戏定难以为继,而此时的文坛名流们已穷于应付这种高难度的游戏了,他们“忽然得...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10/t20181022_17972702.htm
|
2018-10-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