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19条 用时0.15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老子》之“柔”是什么
能行”。《吕氏春秋·重言》把老子看作是能从无声之处获取信息,从无形之处识得真谛的圣人,“故圣人听于无声,视于无形。詹何、田子方、老聃是也”。而老子的自我认知却是“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第二十章),自述淡泊清静,就像婴儿不...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8/t20190831_19128211.htm 2019-08-31

当经学或诸子学重新成为理解问题的“视角”
的主要是自存(参拙作《孟子章句讲疏》)。但往往被那些务求速效、试图以力服人的大国所轻蔑。 另一系以设教西河的子夏为代表,田子方、段干木等为之辅翼。其学术的核心在传经。只不过这种传经与乾嘉时代那种纯粹知识意义上的“汉学”或“朴学”不同,其实就是孔门的...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6/t20190628_18881151.htm 2019-06-28

庄子学派生死观的演化
”。这就是万物的根源,亦即“命”也。我们可以看出,“气”论的化生观是由“元气”本源论演化而来。 然而,值得强调的是,在《田子方》篇此前各篇中,大化观是庄子学派从“内篇”延续下来的最主要的理论观点之一,它与齐同论两者,甚至可以说是庄子学派的基础理论。...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5/t20190529_18771578.htm 2019-05-29

庄子学派生死观的演化
”。这就是万物的根源,亦即“命”也。我们可以看出,“气”论的化生观是由“元气”本源论演化而来。 然而,值得强调的是,在《田子方》篇此前各篇中,大化观是庄子学派从“内篇”延续下来的最主要的理论观点之一,它与齐同论两者,甚至可以说是庄子学派的基础理论。...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5/t20190525_18757471.htm 2019-05-25

共贺国庆 欢聚一堂 山东爱乐民族乐团赴美国演出成功
人欢聚一堂,共庆国庆佳节,今夜难忘的歌声琴声将载入乐团史册,山东爱乐访美演出,将成为今年全省的重大文化事件。 资深演奏员田子方说,身处海外,面对五星红旗高唱国歌,让我热泪盈眶,激动万分,终生难忘! 浓情中秋,欢乐国庆。在旧金山度过的欢庆祖国69周年的...
http://ent.dzwww.com/tt/201810/t20181003_17909655.htm 2018-10-03

王锺陵:“遊”与“道”
一概念的形成还是有价值的。《德充符》的“遊心乎德之和”,《应帝王》的“遊心于淡”,《骈拇》篇的“遊心于坚白同异之间”,《田子方》篇的“遊心于物之初”,《则阳》篇的“遊心于无穷”,均源于此。而《外物》篇中的“心有天遊”显然也是“遊心”概念的升华。 因...
http://culture.dzwww.com/gxrj/201704/t20170421_15813335.html 2017-04-21

寻常巷陌起高华——记甘肃武威画家柴来江先生
更淡,这些中国画的灵活用笔之法先生无不体现的淋漓。因此,其画作本身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先生每作画全神贯注,正如《庄子·田子方》载:“昔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砥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
http://shuhua.dzwww.com/yssc/yspx/201611/t20161121_15167606.htm 2016-11-21

道教与道家 原是两码事?学者撰文理清源流
故事,都有一定的启发。 《庄子·逍遥游》形容藐姑射山的“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田子方》描绘“至人”“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这些对后世道教构思遨游宇宙的神仙形象,启迪多多。 道教首先吸取改...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jzx/201611/t20161110_15122110.htm 2016-11-10

孔子晚年最牛的弟子:成为大将吴起的老师
然而,他在教学育人上的成就,丝毫不亚于孔子。他在魏国,受到魏文侯的礼遇,被尊为大师级别人物,子夏的弟子都是魏国的栋梁,田子方、段干木、吴起,这些魏国的文臣武将,都拜子夏为师,尤其是吴起,是战国初期最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走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607/t20160713_14614892.html 2016-07-13

道家哲学思想
道无所不在”,并用“周、遍、咸”三字形容。认为道作为世界的终极根据,不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外,而是一切事物的内在原因。(《田子方》)与老子用“夷,希,微”混而为一(十四章)来形容颇为不同。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它是一种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的相对...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1083.htm 2016-05-03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田坊 填房 田方
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