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28条 用时0.34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儒学回归:观乎人文,化成天下
对将康有为尊为孔教的教皇,尊为“南海圣人”,批评这么做“有煽动教祸之虞”,而与康门弟子发生激烈冲突。 为证明康有为将儒学神学化、宗教化,违背了儒学发展的历史真实,1899年8月至1900年2月,他以“章氏学”署名,在《清议报》上发表了长篇论文《儒术真论》。依...
https://www.dzwww.com/2018/rfxx/rxjh/rxdt/201807/t20180719_17627219.htm 2018-07-19

《胡适之〈说儒〉内外:学术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让儒学回归人文化成
对将康有为尊为孔教的教皇,尊为“南海圣人”,批评这么做“有煽动教祸之虞”,而与康门弟子发生激烈冲突。 为证明康有为将儒学神学化、宗教化,违背了儒学发展的历史真实,1899年8月至1900年2月,他以“章氏学”署名,在《清议报》上发表了长篇论文《儒术真论》。依...
https://www.dzwww.com/2018/rfxx/rljs/gjdj/201807/t20180719_17627198.htm 2018-07-19

从金泽镇的民间信仰田野调查谈起
五经中所体现出来的“周孔之教”“外在超越”。作者认为,“民间信仰制度经过儒者的整理和注释,在汉代定稿的五经中逐渐系统化、神学化”,形成儒教的祭祀制度——祠祀。祠祀作为官方祭祀持续约两千年,直至近代儒教丧失官方意识形态和宗教的身份,祀典被废除。不过...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3/t20180316_17156908.htm 2018-03-16

董文武:怎样读《论衡》
定目次时把《逢遇》作为开宗明义第一篇,把去世前的绝笔《自纪》定为最晚一篇,《论衡》的成书背景。王充所处的时代,是儒学思想神学化、宗教化的时期。王充的思想批判活动和政治活动,主要是在明帝、章帝两个朝代,当时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正统哲学是以天人感应论为...
http://culture.dzwww.com/gxrj/201706/t20170616_16051748.html 2017-06-16

“自由儒学”简论
的原教旨主义儒学,他们以反对西方自由为旗号拒绝现代自由,制造儒家立场与现代自由根本对立的假象;而且将传统儒学本体观念做了神学化的改造,不仅背离了儒家以仁爱解释一切,不语怪力乱神的基本立场,而且欲以“政教合一”复活帝制时代的礼法制度,潜藏着现实的风...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1612/t20161202_15228068.htm 2016-12-02

“自由儒学”:既不照搬西方,也不限于传统
的原教旨主义儒学。他们以反对西方自由为旗号拒绝现代自由,制造儒家立场与现代自由根本对立的假象;而且将传统儒学本体观念做了神学化的改造,不仅背离了儒家以仁爱解释一切、不语怪力乱神的基本立场,而且欲以“政教合一”的形式复活帝制时代的礼法制度,潜藏着现...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1611/t20161130_15218518.htm 2016-11-30

道教与道家 原是两码事?学者撰文理清源流
挥斥八极,神气不变”。这些对后世道教构思遨游宇宙的神仙形象,启迪多多。 道教首先吸取改造《老子》中的某些内容,使之宗教神学化,建立起早期的道教神学思想,后来又吸收改造了庄学思想及其“心斋”、“坐忘”等养生方术。《真灵位业图》将庄子拉入仙班,号称“...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jzx/201611/t20161110_15122110.htm 2016-11-10

梁涛:用“新四书”重建儒学的经学体系
对儒学基本是利用,不论是在人才的任用上,还是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上,儒家的影响都非常有限。 董仲舒提出“屈君以申天”,想以神学化的天来限制君权,但实际根本行不通。董仲舒、儒家影响的扩大和地位的提升是后来的事情。汉代儒学可以说是“阳儒阴法”,儒学为帝制...
http://www.chinakongzi.org/rw/rxyjgdrc/lt/201609/t20160920_14928712.htm 2016-09-20

梁涛:用“新四书”重建儒学的经学体系
对儒学基本是利用,不论是在人才的任用上,还是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上,儒家的影响都非常有限。 董仲舒提出“屈君以申天”,想以神学化的天来限制君权,但实际根本行不通。董仲舒、儒家影响的扩大和地位的提升是后来的事情。汉代儒学可以说是“阳儒阴法”,儒学为帝制...
http://www.chinakongzi.org/xwzx/201609/t20160920_14928705.htm 2016-09-20

董仲舒如何创“新儒学”
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董仲舒开始用阴阳、五行等学说来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纲常名教,重新阐发儒家思想,完成了儒家思想的神学化。董仲舒的新儒学既继承了先秦儒家思想,又开辟了儒学发展的新方向,上承孔子,下启朱熹,成为儒学发展史上关键的人物,为奠定中华民族...
http://sd.dzwww.com/sdnews/201609/t20160915_14912940.htm 2016-09-15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