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74条 用时0.48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儒学”镜像
编撰的《百科全书字典》中,他认为中国文化在各民族之上,更赞叹孔子的儒教只须以“理性”便可以治国平天下,暗中讽刺基督教的“神道设教”。 赖克韦恩曾经说过:“孔子成了他们(启蒙者)的守护神。”遥想二百多年前的法兰西诸贤,意兴遄飞,英姿勃发,欲以一己“理性...
https://www.dzwww.com/2018/rfxx/rxyl/rxxx/201807/t20180731_17670186.htm 2018-07-31

明末中朝倭乱中的关公信仰
奉为军神,元明仍之。朱元璋鄱阳之战及朱棣北征本雅失里,都声称得到关羽阴助,特别是明军在“土木之变”遭受挫败后,朝廷强化“神道设教”,编撰种种关公显圣助战的神话,甚至在边疆重要关隘建造关庙。不过,明初关公信仰主要在北方流行,由于关羽死于孙吴之手,南方...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1/t20180119_16935912.htm 2018-01-19

上古制度与文献的生成
容提供了更多样的可能性,更为后来“变风变雅”的抒情化创作开辟鸿蒙。 知识的增殖与文本的中心化 所谓教化性,指西周制礼作乐以“神道设教”为手段,以阐扬西周政治合法性为目的,构建全新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秩序。而这一诉求最终导致了礼乐载体的文本化,并为诗歌提供了全新...
http://culture.dzwww.com/ls/201707/t20170706_16128083.htm 2017-07-06

《中华读书报》推荐《天变与日常: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华北泰山信仰》
会转型中的华北泰山信仰》,李俊领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4月第一版,89.00元 在近代华北社会中,泰山信仰既是清廷实施“神道设教”的政治手段,又是民众应对日常生活困境的文化传统。由于西方文明的刺激,近代中国出现了社会转型与文化焦虑,泰山信仰礼俗自清末...
http://culture.dzwww.com/gxrj/201706/t20170609_16026675.html 2017-06-09

在与邪教的斗争中应发挥基督教的独特作用
些片言只语,由始作俑者断章取义,肆意歪曲,编造一套荒诞不经的歪理邪说来迷惑欺骗那些精神上需要安慰的人们。古人云:“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邪教以神道惑人则天下乱矣。”过去三十多年,中国基督教在发展过程中在注重硬件建设同时也十分重视内在素质提升,在...
http://www.dzwww.com/fxj/201704/t20170419_15801000.htm 2017-04-19

圣辉法师:要发挥好宗教界在反邪教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为其名号。窃我佛祖诞辰以作其“生日”,篡我佛教术语名相以充其邪说。正信佛教与“法轮功”邪教有天壤之别。古人云: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邪教以神道祸人则天下乱矣。一语千钧,泾渭分明。一为慈悲喜舍,关怀众生。一为戕害生命,危害社会。佛教教人增长智...
http://www.dzwww.com/fxj/201704/t20170414_15775996.htm 2017-04-14

干春松:儒家与儒教有何关系
教的问题是目前儒学研究领域争论特别激烈的议题。儒家之道一直重教化,所以,“教”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是教化的意思,譬如我们说“神道设教”“修道之谓教”,都是教化的意思。为什么最初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用“教”来给自己命名,我认为这是佛教要突出其教化功能,而显...
http://www.chinakongzi.org/kzyj2/qyzm/201612/t20161206_15244399.htm 2016-12-06

干春松:儒家与儒教有何关系
教的问题是目前儒学研究领域争论特别激烈的议题。儒家之道一直重教化,所以,“教”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是教化的意思,譬如我们说“神道设教”“修道之谓教”,都是教化的意思。为什么最初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用“教”来给自己命名,我认为这是佛教要突出其教化功能,而显...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dajiatan/201612/t20161205_15238823.htm 2016-12-05

上博简《鬼神之明》学派考辨——兼论鬼神研究中的思维定式问题
祭祀者既是他子孙,必竟只是一气。所以有感通之理。”更重要的是,孔子认为圣人“明命鬼神,以为民之则”,这与《易传》“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的思想是一致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中《鲁邦大旱》一文,更体现了这种“斋戒以事鬼神,择日月以见君,恐民之不...
http://www.chinakongzi.org/kzyj2/rxsyj/201611/t20161129_15211789.htm 2016-11-29

干春松:儒家与儒教有何关系?
教的问题是目前儒学研究领域争论特别激烈的议题。儒家之道一直重教化,所以,“教”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是教化的意思,譬如我们说“神道设教”“修道之谓教”,都是教化的意思。为什么最初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用“教”来给自己命名,我认为这是佛教要突出其教化功能,而显...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dajiatan/201611/t20161121_15167691.htm 2016-11-21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