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宋 马远《月下把杯图》 陆小曼《红叶秋思图》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与“愁”,似乎有着某种天然的关联。古人在造字上已很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将“秋”和“心”合成一个“愁”字。 然而,秋愁最伤身。在秋季该如何养生呢?看《黄帝内经》怎么说。 文、图...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8/t20190819_19076623.htm
|
2019-08-19
|
一起吟唱着“是谁多事种芭蕉,风也潇潇,雨也潇潇”的句子;也便是这个朋友,在我南飞的时候,用丝线在手巾上绣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的句子送给我……而今,20年过去,当年的小姑娘嫁人生子,忙着工作和照顾家人,忙着女儿的考试和升学。然而,在许多年之后的中...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10/t20181015_17944459.htm
|
2018-10-15
|
而且有入心之伤,所创造的会意字“愁”,即为上“秋”而下“心”,所以南宋词人吴文英在他的《唐多令》中,就有“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的名句。从今日医学科学的角度来看,人之悲秋有其生理与病理的原因,秋天特别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深秋,昼短夜长,日照不足,气...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1/t20180114_16912650.htm
|
2018-01-14
|
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徘徊,别语愁难听。”也许诗人们的离愁,总是和落叶白霜为盟。“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当寒露渐渐凝成白霜,相思更远,离情更浓。 寒露节气之后,随着气温不断下降,寒气加重,天气干燥,人比较容易感冒上火。这段...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710/t20171006_16505094.html
|
2017-10-06
|
了一份任性浮躁,多了一份从容淡泊。 笑语轻盈,眉眼如画。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面如白玉。 轻摇团扇,香风自来。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女子的美既可以端庄优雅,又可以风情妩媚,姿态万千。 当走过繁华的过往,剩下的一颗朴素自然、洗尽铅华的心。 文章来源网络,...
|
http://sd.dzwww.com/sdnews/201708/t20170816_16299090.htm
|
2017-08-16
|
秋霜来临,天变冷了,远方的游子可曾有御寒的衣服,家乡的亲人可曾有一方温暖的屋檐?亲人彼此牵挂,思乡情浓。“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霜重,离愁苦。 深秋霜降,季节的底色由暖色调过渡到冷色调。秋霜告诉人们,冬季就在不远的前方,先适应一下寒冷的感觉吧。...
|
http://www.dzwww.com/map/scrollnews/201410/t20141020_11206511.htm
|
2014-10-20
|
韵优美,象形生动,表意鲜明。“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可见汉字的神奇上秉天意,中通人气,下惊鬼蜮。“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宋人吴文英将“愁”字拆分释义,便生发出天人合一的萧索意绪。“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宋人周邦彦妙写荷...
|
http://www.chinakongzi.org/xwzx/201203/t20120328_7002110.htm
|
2012-03-28
|
个让人怀念和期待的季节。 秋恋 收割一空的田野,那是大地坦露的赤诚;石缝中死去的秋虫,那是生命的赞歌。 秋绪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下加心就是愁。 秋怅 在许多人眼中,秋天是用来寄托愁思的。 秋水 秋水潺潺,在和白云与蓝天互道珍重,那若有若无的音符弹...
|
http://www.dzwww.com/photo/bianjituijian/201109/t20110927_6662929.htm
|
2011-09-27
|
个让人怀念和期待的季节。 秋恋 收割一空的田野,那是大地坦露的赤诚;石缝中死去的秋虫,那是生命的赞歌。 秋绪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下加心就是愁。 秋怅 在许多人眼中,秋天是用来寄托愁思的。 秋水 秋水潺潺,在和白云与蓝天互道珍重,那若有若无的音符弹...
|
http://www.dzwww.com/photo/shijuedapian/201109/t20110923_6656331.htm
|
2011-09-23
|
FONT color=#ff00ff size=2>(惜别)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nbs...
|
http://www.chinakongzi.org/kzsf/wxxs/mingpian/quansongci/200705/t20070522_2173562.htm
|
2007-05-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