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这是王维的诗歌《积雨辋川庄作》,因为苏东坡等人的推崇,王维自宋代以来诗名、画名日益显赫,他诗歌中咏叹的“辋川别业”也成了中国文化史中最著名的庄园之一...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9/t20190924_19206102.htm
|
2019-09-24
|
二等奖;由张伟杰申报、菏泽市文联推荐的隶书 《白居易诗和钱舍人一百韵》获书法类三等奖;由杨刚亮申报、菏泽学院推荐的行书《积雨辋川庄作诗》获书法类三等奖;由山东艺术学院、菏泽市广播电视台申报,山东艺术学院、菏泽市文联推荐的纪录片《河水洋洋》获电视类三等奖。...
|
https://sd.dzwww.com/sdnews/201908/t20190807_19034398.htm
|
2019-08-07
|
出唐诗“冠冕壮丽,无如嘉州《早朝》;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在周珽看来,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和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乃是唐诗的桂冠。 对于唐人绝句,也有多个第一的主张。明代王世懋在《艺圃撷余》中对李攀龙推举王昌龄《出塞》其一为压卷之作颇...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811/t20181123_18101592.htm
|
2018-11-23
|
粥等水分较多的食物。 “三伏”品诗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积雨辋川庄作 唐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
|
http://sd.dzwww.com/sdnews/201707/t20170712_16152228.htm
|
2017-07-12
|
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706/t20170621_16068967.html
|
2017-06-21
|
经很远了。去年,上海书画院搞了一次“以诗征画”的比赛,要求参赛者选李白《九日》、韦应物《滁州西涧》、王维《青溪》、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四首诗中的任意一首为创作主题,进行山水、花鸟、人物的创作。也反映出了参赛者对于“以诗入画”这样的基本功的生疏。有的人只...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702/t20170224_15590867.html
|
2017-02-24
|
蹄香”等为题甄选笔意俱全的能手。此次上海书画院“以诗征画”活动选了李白《九日》、韦应物《滁州西涧》、王维《青溪》、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四首诗为创作主题,参赛者可任选一首,进行山水、花鸟、人物的创作。 “中国画有两方面不能少,一方面是笔墨技法,一方面是文学...
|
http://culture.dzwww.com/cy/201601/t20160105_13624059.html
|
2016-01-05
|
意气时,历代历朝无数事迹从字里行间折射出来。素有屈子洞中潜心著作《九歌》,王羲之挥毫而成《兰亭集序》,王维隐居安逸著作《积雨辋川庄作》,李白漂泊于四海创《将进酒》,似曾相识?一字一词都散发出沁香,一首首诗词都释放内心深处的古典情怀。 历史的余音,凝固的诗...
|
http://laiwu.dzwww.com/zt/zwtzs/wlist/201505/t20150521_12418577.htm
|
2015-05-21
|
笔健从容,充分再现了楚湘壮丽的画卷,写出了汉江的千古壮观之景,抒发了诗人的豪迈之情。 王维的诗,无论是田园诗的代表作《积雨辋川庄作》,还是山水诗的名篇《赠郭给事》,就是在应制诗中,如《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在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王维也做得避俗从...
|
HTTP://yantai.dzwww.com/ytwh/sczx/200901/t20090109_4227288.htm
|
2009-01-09
|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撟蛿去三点水加草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
http://www.chinakongzi.org/kzsf/wxxs/zuozhe/wangwei/200705/t20070525_2184705.htm
|
2007-05-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