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82条 用时0.21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为学之道——中国先贤的核心学养》:研学养志行大道
生表象的话,那么,他们的道德文章与学术思想才能彰显出先贤的本质与特征,这才是先贤精华所在、精锐所系。老子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是不要圣智、否定仁义、抛弃机巧并拒绝货利的诱惑吗?如何理解他的“大象无形”“大音无声”“无为而治”“反者道...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8/t20190805_19024805.htm 2019-08-05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企业家精神建构
追求私利,国家就危险了。实行仁义,便可胜坚甲利兵而王天下。儒家主张“舍生取义”,开后世重义轻利之说。《老子》通行本载:“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只有如此才能恢复孝慈的美德,而没有盗贼。庄子认为只有否定义利,才能超越义利。“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
http://www.dzllzg.com/wszj/201905/t20190513_18717223.html 2019-05-13

老子庄子怎样通过小寓言讲大智慧
吃小鱼、小鱼吃完之后大鱼之间殊死相残的局面愈演愈烈。同时,在老子的大智慧面前,读书人也患了消化不良症,不同程度地曲解了“绝仁弃义”的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理念。还有人甚至将老子倡导“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小国寡民”生存理念,斥之为开历史...
http://www.dzllzg.com/llrc/ctwh/201805/t20180508_17347476.html 2018-05-08

刘笑敢:道家被严重贬低 可为现代中国提供全新精神资源
秦时期并没有所谓道家学派,因此也谈不上道家与儒家作为派别之间的对抗。 误会来源之一,是传世本《老子》中有“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按照这个说法,老子似乎对儒家的基本概念是直接否定的。但是1993年出土的公元前287年前的郭店竹简本却没有这两句话,有的是“...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12/t20161212_15264729.htm 2016-12-12

论孔子“里仁”思想
《老子》一书为代表进行说明,因为其中的思想同样丰沛鲜活,富有源发生机,且对现成性之迷误有所领会。《老子》第十九章中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作出这样的断言,一方面是由于对仁作既成化的理解,另一方面是体认到了这种既成化的局限性。在《老子》中,仁往往...
http://www.chinakongzi.org/kzyj2/kmxyj/201611/t20161129_15210199.htm 2016-11-29

赵小雷:法家与先秦诸子的相互关系(二)
标准。因而就要从根本上否定私有财产和圣贤之智,所谓“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老子·第二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第十九章》)。所以,至治之世就是回到人的本初的自然状态。 第四 对忠孝仁义的道德说教的否定 与上述思想相...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1388.htm 2016-05-03

陈丽桂:近三十年出土古佚文献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与贡献
就道家思想言,简本老子未出土前,中国思想研究者咸认为儒家推崇仁义,道家反对仁义,因为今本《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去智」、「绝仁弃义」;但郭店简本《老子》却作「绝智去辩」、「绝伪弃诈」,并不见任何反对仁义的文字,它反对的是智、辩、伪、诈[16]。这和整部《...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1316.htm 2016-05-03

道与仁
与人道结合起来,把道落实到人间,以仁爱作为人间伦理道德法则的根本。 既然老子的道德和孔子的仁爱涵义相一致,那怎么解释老子的“绝仁弃义”呢?从老子“大道废,有仁义”(第十八章)这句话,我们知道老子在论述大道和仁义的关系上有个先后的顺序。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大道倡行...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1068.htm 2016-05-03

楚简《老子》牵出历史谜团 道家的老子究竟是谁
家的仁义观念,提倡回归小国寡民的原始农业社会,仁义是大道废坏后的产物。这在传世王弼注本《老子》与帛书甲乙本中写得明白:“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似乎是铁案。但楚简《老子》却没有此语,只有 “绝智弃辩”、“绝巧弃利”、“绝伪弃虑”这样的话语,是主张绝弃...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1071.htm 2016-05-03

《老子》《庄子》与道家智慧导论(上)
纪初,欧洲也已有了研究庄子的著作。四、大道废,有仁义──老子论道德的起源和对文明的批判 通行本《老子》有“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的主张,但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竹简本《老子》并不直接反对仁义,相应的说法是“绝智弃辩”、“绝伪弃诈”。竹简本《老子》可能是受...
http://www.chinakongzi.org/zhwh/zzbj/201605/t20160503_14231051.htm 2016-05-03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背信弃义 背恩弃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