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找的是不是:气密      
找到相关结果约118条 用时0.21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滕王阁序》之外,这位“神童”的故事却让人唏嘘
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在王勃所在的初唐,正是文坛“破”与“立”的时期,他们四人的诗歌文赋风格逐渐摆脱六朝的绮靡文风,向追求内容的真实而转变,对后世的诗歌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就像一颗流星划过,他为中国古代文学留下了极其亮丽的一笔。...
http://culture.dzwww.com/zx/202001/t20200104_19552156.htm 2020-01-04

探寻唐前岭南文脉——读《唐前岭南文明的进程》
谢诗歌的着意模仿,并接续上了谢灵运诗歌深沉凝重的优秀传统。因为张九龄对谢诗的嫁接与实践,矫正了初唐时弥漫于宫廷内外的齐梁绮靡之风,为盛唐诗歌注入了风骨与词采,从而迎来了盛唐诗歌的曙光。草蛇灰线,陈桥生从张九龄的文本到方志文献,细心勾画,竟然梳理...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12/t20191225_19511731.htm 2019-12-25

《海虞诗苑》与虞山诗派
人手巾》等诗又与玉台、香奁为伍,王应奎对此明显是不认同的。小传中评价钱陆灿曰:“为诗筋力于李杜,出入于圣俞、鲁直,苍老无绮靡习……要其气格之高,意境之远,吾邑诗人未能或先也。”“未能或先”,语气虽有保留,实则王氏以钱陆灿为接续牧斋之第一人。重“...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10/t20191015_19257146.htm 2019-10-15

回归经学视野审视诗学——读《魏晋经学与诗学》
左传》学等经注个案为中心,擘析经学中的“诗性智慧”;另一方面紧扣曹丕的本末文质之思、阮籍乐论中的“以和为美”、陆机“缘情绮靡”说的历史文化生成、《抱朴子》文学思想的内在复杂性等一系列魏晋文学思想的典型论题,确立其基本学术判断:魏晋经学更多是“作...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10/t20191009_19237458.htm 2019-10-09

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善的统一。兴寄的核心为家国情怀。 陈子昂之所以标举“兴寄”,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泛滥着一股唯美主义之风,具体来说,是六朝的绮靡之风。这股绮靡之风,有“兴”而无“寄”。陈子昂对之极为不满,他尖锐地指出:“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明确表示:...
http://www.dzllzg.com/qydt/201908/t20190812_19050437.html 2019-08-12

诗缘情而绮靡
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一句因准确揭示出诗歌特征而备受后人关注。然而对该句含义,学人理解各异,且古今不同。盛唐以前,“绮靡”普遍被当作正面评价,盛唐以后转为负面,甚者被认为坏了诗教。到现代又转向正面,“缘情”被看作突破儒家“诗言志”传统,“...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7/t20190718_18958844.htm 2019-07-18

一部“走出来”的诗词集——读《山左履痕》有感
外,展现出时代和社会的整体风貌,展现出更为广阔的现实空间,因而他的诗词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自从西晋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以来,如何真正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双重美感,一直是诗词创作者永恒的课题。山东大地,山水形胜,人文厚重,《山左履...
http://culture.dzwww.com/jcsp/201907/t20190705_18910514.htm 2019-07-05

一部“走出来”的诗词集——读《山左履痕》有感
外,展现出时代和社会的整体风貌,展现出更为广阔的现实空间,因而他的诗词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自从西晋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以来,如何真正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双重美感,一直是诗词创作者永恒的课题。山东大地,山水形胜,人文厚重,《山左履...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7/t20190705_18910499.htm 2019-07-05

所耽爱与美,难负是深情
”,梦窗的“名花团簇,随风而展”,少游的佳期柔情,屯田的杨柳岸,小山的彩云飞……词情词境,其美若是。 这是一种极温柔、极绮靡的女儿美。贾宝玉以为“女儿”是比佛祖还尊贵、清净的词,但凡要说时,须先用清水香茶漱口。诚然,在家国天下、道德文章的历史语境...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6/t20190605_18796683.htm 2019-06-05

赵孟坚的墨笔水仙
而出。刘笏曾说赵孟坚“平生画水仙极得意,自谓飘然欲仙”(吴升《大观录》),即揭示出赵孟坚水仙画强烈的缘情特质。“诗缘情而绮靡”,赵孟坚以诗歌式的情感表达,诠释了画亦可“缘情绮靡”,墨笔水仙成为赵孟坚奔放情感的绝佳载体。据孙承泽《庚子销夏记》记载...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5/t20190509_18705557.htm 2019-05-09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显得傲慢 神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