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1条 用时0.10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马克吐舟联手前卫艺术家 燃起最美空洞之火
马克吐舟将数年来的诗歌创作熔铸到了这本纪念诗集中。诗集的概念框架延续了马克吐舟在后人类主义上的学术探索,涉及到了很多关于肉身性、身体哲学、身体政治的反思。他邀请到了大黑、王切尔两位艺术家为诗集自由地绘制插画,力图让视觉艺术和诗歌文本形成一种遥远的...
http://ent.dzwww.com/tt/201806/t20180605_17453577.htm 2018-06-05

从《抱朴子》看道教的生命哲学
最高实体当作顶礼膜拜的对象,当作仅可在精神上与之沟通的东西很不相同。在道教哲学中,“道”作为本体的形上性与作为生命本根的肉身性奇异地结合在一起,而生命作为人(以及万物)从“道”那里获得的最大的“德”,自然也就具有了形与神相即不离的本质。然而在生命...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712/t20071210_3066987.htm 2007-12-10

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论儒学精神的根本特质
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告子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人对其肉身性实存和功利性要求的满足,不具有直接的决定之权(“求无益于得”,“求在外”),故称之为“命”。与此相反,遵从人道,躬行仁义...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708/t20070824_2437492.htm 2007-08-24

儒学关联于民众生活的现实载体
的现实体现。古人称道贤哲,常有“古之遗爱”、“古之遗德”、“古之遗范”、“古之遗直”等感慨,其意亦指此传统文明精神之活的肉身性的体现。 在西方,这个文化理念的“以身体道”者,当然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黑格尔在政治思想上崇尚君主立宪,就把国王理解为其...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708/t20070824_2437388.htm 2007-08-24

本虚而实——儒家教化理念的立身之所
种学术思想,表明儒家所倡为学之道,乃以“尊德性”为其核心。 任一文化的教化理念,都要有一群“以身体道”的阶层作为它的活的肉身性的体现和传承的载体。黑格尔在政治观上崇尚君主立宪,因为他认为,国家的君主、国王是理念的自然化、肉身化的表现。他曾经很尊崇拿...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708/t20070824_2437380.htm 2007-08-24

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论儒学精神的根本特质(李景林)
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告子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人对其肉身性实存和功利性要求的满足,不具有直接的决定之权(“求无益于得”,“求在外”),故称之为“命”。与此相反,遵从人道,躬行仁义...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lijinglin/200705/t20070522_2170266.htm 2007-05-22

儒学关联于民众生活的现实载体(李景林)
的现实体现。古人称道贤哲,常有“古之遗爱”、“古之遗德”、“古之遗范”、“古之遗直”等感慨,其意亦指此传统文明精神之活的肉身性的体现。 在西方,这个文化理念的“以身体道”者,当然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黑格尔在政治思想上崇尚君主立宪,就把国王理解为其...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lijinglin/200705/t20070522_2170246.htm 2007-05-22

本虚而实——儒家教化理念的立身之所(李景林)
种学术思想,表明儒家所倡为学之道,乃以“尊德性”为其核心。 任一文化的教化理念,都要有一群“以身体道”的阶层作为它的活的肉身性的体现和传承的载体。黑格尔在政治观上崇尚君主立宪,因为他认为,国家的君主、国王是理念的自然化、肉身化的表现。他曾经很尊崇拿...
http://www.chinakongzi.org/rjwh/ddmj/lijinglin/200705/t20070522_2170224.htm 2007-05-22

哲学的教化与教化的哲学——论儒学精神的根本特质
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告子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人对其肉身性实存和功利性要求的满足,不具有直接的决定之权(“求无益于得”,“求在外”),故称之为“命”。与此相反,遵从人道,躬行仁义...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0705/t20070519_2161208.htm 2007-05-19

儒学关联于民众生活的现实载体
的现实体现。古人称道贤哲,常有“古之遗爱”、“古之遗德”、“古之遗范”、“古之遗直”等感慨,其意亦指此传统文明精神之活的肉身性的体现。在西方,这个文化理念的“以身体道”者,当然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黑格尔在政治思想上崇尚君主立宪,就把国王理解为其...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0705/t20070519_2161157.htm 2007-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