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车动力电池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基础科学研究”项目,首次发现新型单层二维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为进一步提升电动车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稳定性、安全性提供理论指导;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持攻关的“声镊理论及其操控效应”项目,首次提出人...
|
https://www.dzwww.com/xinwen/jishixinwen/202001/t20200103_19546348.htm
|
2020-01-03
|
能源有轨电车搭载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原理是通过燃料电池内氢和氧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来驱动有轨电车。 由于氢燃料具备极高的能量密度,氢能源有轨电车拥有超强的续航能力。该车加满一次氢气,可持续行驶约100公里。得益于长距离续航能力,列车在行驶途中全线无需架...
|
https://sd.dzwww.com/sdnews/201912/t20191231_19533033.htm
|
2019-12-31
|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陈人杰告诉记者,二次电池是新型清洁能源交通的核心技术,5G移动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对其安全性、能量密度、环境适应性等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出不了远门”。生活中,电动汽车的续航问题时常困扰用户。其实,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提升电池“...
|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912/t20191229_19526174.htm
|
2019-12-29
|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陈人杰告诉记者,二次电池是新型清洁能源交通的核心技术,5G移动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对其安全性、能量密度、环境适应性等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出不了远门”。生活中,电动汽车的续航问题时常困扰用户。其实,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提升电池“...
|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912/t20191229_19526041.htm
|
2019-12-29
|
安全性至关重要。”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王波说,目前最普遍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使用钴酸锂材料为正极,碳材料为负极,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安全可靠等优点。凭借这些优势,它已经渗透进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然,在锂离子电池商业化之前,是一段需要...
|
https://www.dzwww.com/xinwen/jishixinwen/201912/t20191225_19514892.htm
|
2019-12-25
|
安全性至关重要。”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王波说,目前最普遍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使用钴酸锂材料为正极,碳材料为负极,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安全可靠等优点。凭借这些优势,它已经渗透进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然,在锂离子电池商业化之前,是一段需要...
|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912/t20191225_19514886.htm
|
2019-12-25
|
安全性至关重要。”河北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王波说,目前最普遍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使用钴酸锂材料为正极,碳材料为负极,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安全可靠等优点。凭借这些优势,它已经渗透进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然,在锂离子电池商业化之前,是一段需要...
|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912/t20191225_19514884.htm
|
2019-12-25
|
AionS□ 上市时间:2019年4月 累计销量:截至11月,今年累计销量为24033辆 推荐理由:广汽新能源AionS业内首次搭载NCM811电芯,能量密度有明显的提升,达到了170Wh/kg,是目前业界的最高水平,NEDC续航里程可达510km。 吉利几何A□ 上市时间:2019年4月 累计销量:截至...
|
https://www.dzwww.com/xinwen/jishixinwen/201912/t20191225_19508789.htm
|
2019-12-25
|
不仅实现物理性能拓展,还兼顾软、硬件的虚拟电气架构。 动力方面,爱驰U5搭载最大功率为140kW,最大扭矩为315N·m的电机,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81Wh/kg,官方透露其NEDC工况续航为503km,若选装绿色增程电池包,续航能力可达到623km。慢充模式下,0至100%电量充电时间10....
|
https://www.dzwww.com/xinwen/jishixinwen/201912/t20191224_19504015.htm
|
2019-12-24
|
池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电池内的液态电解质,在过度充电等异常情况下,液态电解质电池容易发热,造成自燃甚至爆炸相比在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还能解决安全性问题。 超导专家也将在2020年迎来重大突破。他们一直希望研制出能在室温下工作的超导体。他们相信,这种超...
|
https://www.dzwww.com/xinwen/jishixinwen/201912/t20191224_19503632.htm
|
2019-12-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