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66条 用时0.25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抗纹枯病基因
重点方向。但由于缺乏较好的抗病亲本材料、表型精确鉴定难,科学界近年来未能在此取得实质性进展。 储昭辉科研团队利用玉米重组自交系自然群体,调查了318份重测序的玉米自交系接种纹枯病菌5天后的病斑长度,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方法获得相关科研数据。在进行数据...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910/t20191005_19227909.htm 2019-10-05

【爱国情 奋斗者】一生致力于甜瓜品种改良
在国内率先采用远生态、远地域、多亲复合杂交等技术,创造了一大批新的种质资源,在世界上首先转育成功单性花率100%的脆肉型优质自交系,被誉为“新疆甜瓜品种改良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淡泊名利 扎根基层 1949年,吴明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南农学院园艺系。1953年...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907/t20190724_18980292.htm 2019-07-24

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 四川3人获奖
度大。通过长期研究,他们筛选、创制了一批的耐旱玉米种质资源,发掘了控制玉米耐旱相关性状的关键基因与分子标记,构建了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划分、全基因组分子标记开发方法及其数据库、抗逆基因标记为核心的分子标记育种技术体系。利用链特异性转录组测序等...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907/t20190701_18891561.htm 2019-07-01

中国科学家找到影响热带玉米产量关键基因
因组和基因集。 玉米籽粒的重量直接影响产量,是玉米驯化和改良过程中的关键选择性状之一。在该项目中,研究人员利用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在玉米的1号染色体上定位到了一个同时控制粒型和粒重的位点,随后进一步定位出该位点所在的基因。 通过基因表达实验证实该基因...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906/t20190605_18799368.htm 2019-06-05

我国科学家找到影响热带玉米产量关键基因
因组和基因集。 玉米籽粒的重量直接影响产量,是玉米驯化和改良过程中的关键选择性状之一。在该项目中,研究人员利用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在玉米的1号染色体上定位到了一个同时控制粒型和粒重的位点,随后进一步定位出该位点所在的基因。 通过基因表达实验证实该基因...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906/t20190605_18799196.htm 2019-06-05

最高法发布2018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 “快播案”入选
杂交种生产中涉及杂交种和其亲本的关系问题而引发的植物新品种侵权纠纷。该案涉及到的“郑单958”玉米杂交种,因是由母本与父本自交系种杂交而成,只要生产繁育“郑单958”玉米杂交种,就必须使用母本“郑58”玉米自交系种。在生产繁育“郑单958”玉米杂交种时,不仅...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904/t20190422_18643470.htm 2019-04-22

这些玉米品种今年不让卖了
农民朋友购买时一定注意,千万不要被一些退出种子市场的品种所迷惑,下面将农业部门禁止推广和销售的玉米品种公布如下: 1.自330(自交系);2.白鹤43(自交系);3.四单19号;4.掖单13号;5.四密25;6.屯玉1号;7.沪玉糯1号;8.农单5号;9.吉单342;10.吉星46;11.长城淀...
HTTP://ncdz.dzwww.com/hangye/tbgz/201903/t20190319_18517130.html 2019-03-19

聚焦“隐性饥饿”——我国营养型农业品种研发取得新成果
20多个富含铁、锌、维生素A原、叶酸等微量营养素的水稻、玉米、小麦、甘薯和马铃薯新品种。 “比如我们从500多份来自全球的玉米自交系中筛选到高叶酸含量的材料,利用分子标记跟踪转育过程开发的高叶酸甜糯鲜食玉米,单个玉米叶酸含量约为200微克,每天食用2根就可以...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809/t20180922_17872932.htm 2018-09-22

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马铃薯自交不亲和难题获破解
0%的马铃薯种质为二倍体,其丰富的遗传变异为“优薯计划”提供了实施基础。但是,二倍体马铃薯普遍存在自交不亲和的现象,限制了自交系的创制。而克服自交不亲和的传统方式是利用来自野生马铃薯中的自交不亲和抑制基因(简称Sli),但是Sli基因被导入栽培种后会产生...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808/t20180823_17759250.htm 2018-08-23

扎根黑土
联系实际,他根据杂种优势理论组建了两个代表性群体,采用相互轮回选择的方法开展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先后育种了许多优良玉米自交系。在一些人看来,混合选择、轮回选择这些周期长、投入大的方法已经过时了,但曹靖生不这样认为,他认为玉米育种最需要的是种质,...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807/t20180711_17591857.htm 2018-07-11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