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には、日本政府が釣魚島(日本名 尖閣諸島)を「日本の固有の領土」と呼んでいることが記されたものや、南京大虐殺についての記述を「旧日本軍が多くの捕虜や民間人を殺害した」から「捕虜や民間人が巻き込まれ、犠牲者が出た」に変えられたものがあり、歴史学の...
|
http://www.dzwww.com/jp/news/201504/t20150420_12250995.htm
|
2015-04-20
|
動。” 對《論語·泰伯篇》中“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毛澤東是徹底否定的。《北京日報》1977年9月25日的一篇文章記述道:1975年春,毛澤東的保健大夫請來北京著名的中醫和西醫的眼科專家唐由之為毛澤東會診眼病。毛澤東望著他反復地念著他的名字:...
|
http://www.ccsc.gov.cn/wc/201410/t20141008_11135912.html
|
2014-10-08
|
謂地脈尚說不通,況禹貢本非理會 地脈耶!」銖。 禹貢西方南方殊不見禹施工處。緣是山高,少水患。當時只分遣官屬 ,而不了事底記述得文字不整齊耳。某作九江彭蠡辯,禹貢大概可見於此。禹貢只載九江,無洞庭;今以其地驗之,有洞庭,無九江;則洞庭之為 九江無疑...
|
http://www.chinakongzi.org/kzsf/lsjd/zzylj/200905/t20090512_4624153.htm
|
2009-05-12
|
易 禮春秋 號六經 當講求 有連山 有歸藏 有周易 三易詳 有典謨 有訓誥 有誓命 書之奧 我周公 作周禮 著六官 存治體 大小戴 注禮記 述聖言 禮樂備 曰國風 曰雅頌 號四詩 當諷詠 詩既亡 春秋作 寓褒貶 別善惡 三傳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穀梁 經既明 方讀子 撮其要 記其...
|
http://www.chinakongzi.org/kzsf/lsjd/szj/200904/t20090401_4385614.htm
|
2009-04-01
|
山 有歸藏 有周易 三易詳 有典謨 有訓誥 有誓命 書之奧 有國風 有雅頌 號四詩 當諷詠 周禮者 著六官 儀禮者 十七篇 大小戴 集禮記 述聖言 禮法備 王跡熄 春秋作 寓褒貶 別善惡 三傳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穀梁 爾雅者 善辨言 求經訓 此莫先 注疏備 十三經 惟大戴 疏未...
|
http://www.chinakongzi.org/kzsf/lsjd/szj/200904/t20090401_4385615.htm
|
2009-04-01
|
山 有歸藏 有周易 三易詳 有典謨 有訓誥 有誓命 書之奧 有國風 有雅頌 號四詩 當諷詠 周禮者 著六官 儀禮者 十七篇 大小戴 集禮記 述聖言 禮法備 王跡熄 春秋作 寓褒貶 別善惡 三傳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穀梁 爾雅者 善辨言 求經訓 此莫先 注疏備 十三經 惟大戴 疏未...
|
http://www.chinakongzi.org/kzsf/lsjd/shisanjing/200902/t20090223_4311045.htm
|
2009-02-23
|
易 禮春秋 號六經 當講求 有連山 有歸藏 有周易 三易詳 有典謨 有訓誥 有誓命 書之奧 我周公 作周禮 著六官 存治體 大小戴 注禮記 述聖言 禮樂備 曰國風 曰雅頌 號四詩 當諷詠 詩既亡 春秋作 寓褒貶 別善惡 三傳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穀梁 經既明 方讀子 撮其要 記其...
|
http://www.chinakongzi.org/kzsf/lsjd/shisanjing/200902/t20090223_4311004.htm
|
2009-02-23
|
之辯,就要具體的多了。墨子中有關儒家的有儒術、儒士、儒者等概念,廣泛涉及了儒墨的辯論。《墨子》非儒上中篇已佚,今本非儒下記述了若幹儒者有關“禮”的規定和主張: 儒者曰:“親親有術,尊賢有等。”言親疏尊卑之異也。其《禮》曰:“喪,父母三年,妻後子三...
|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901/t20090109_4227689.htm
|
2009-01-09
|
》的注文,尤非。引晉周處《風土記》注:「俗先以二節日,用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夏至啖之。」這是記述端午和夏至二節日吃?子的習俗,但「以二節日」是自兩宋本以來一直錯脫著的字,日譯本和《今釋》都沒有消除。實際「以」是「此」...
|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zzbj/nj/lsjd/200710/t20071013_2531547.htm
|
2007-10-13
|
亦作「實」,「扶留」下有「藤」字,無「白蟲」,「飲啖」作「飲食」,餘為個別字小差別。 (九) 「種之精硬」,費解,李時珍的記述是:「初生若筍竿,積硬引莖直上」(《本草綱目》卷三一),意謂積漸堅硬,引莖直上,「種之」,應是「積久」之誤。 (十) 金抄...
|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zzbj/nj/lsjd/200710/t20071013_2531543.htm
|
2007-10-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