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化不窮。聖人之智,真與天地同體,非人之心思所能及也。上古至今,千聖相傳,無敢失墜。至張仲景先生,復申明用法,設為問難,註明主治之症。其傷寒論金匱要略,集千聖之大成,以承先而啟後,萬世不能出其範圍,此謂之古方與《內經》並垂不朽。其前後名家,如倉...
|
http://www.chinakongzi.org/zzbj/yj/lsjd/200708/t20070809_2398743.htm
|
2007-08-09
|
《朱子大傳》對此過程多所考訂,與舊說之編年頗有不同,值得注意。本節有關朱子參究中和問題之考據多從《朱子大傳》,不再一一註明。 [52]《文集》,卷七十五,〈中和舊說序〉。 [53]束景南,《朱子大傳》,223-236。 [54]《文集》,卷七十五,〈中和舊說序〉。...
|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0705/t20070521_2168888.htm
|
2007-05-21
|
nbo.org/)2004年4月18日文。 [3] 于省吾:《釋□》,《甲骨文字釋林》,第五九-六二頁,中華書局,1979年6月第1版。 [4] 本文未註明出處的典籍皆為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四部叢刊》本。 [5] 李 锐:《清华大学简帛讲读班第三十二次研讨会综述》,見簡帛研究網站(ht...
|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0705/t20070520_2165561.htm
|
2007-05-20
|
變化不窮。聖人之智,真與天地同體,非人之心思所能及也。上古至今,千聖相傳,無敢失墜。至張仲景先生,復申明用法,設為問難,註明主治之症。其傷寒論金匱要略,集千聖之大成,以承先而啟後,萬世不能出其範圍,此謂之古方與《內經》並垂不朽。其前後名家,如倉...
|
http://www.chinakongzi.org/zzbj/yj/lsjd/200708/t20070809_2398743.htm
|
2007-08-09
|
《朱子大傳》對此過程多所考訂,與舊說之編年頗有不同,值得注意。本節有關朱子參究中和問題之考據多從《朱子大傳》,不再一一註明。 [52]《文集》,卷七十五,〈中和舊說序〉。 [53]束景南,《朱子大傳》,223-236。 [54]《文集》,卷七十五,〈中和舊說序〉。...
|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0705/t20070521_2168888.htm
|
2007-05-21
|
nbo.org/)2004年4月18日文。 [3] 于省吾:《釋□》,《甲骨文字釋林》,第五九-六二頁,中華書局,1979年6月第1版。 [4] 本文未註明出處的典籍皆為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四部叢刊》本。 [5] 李 锐:《清华大学简帛讲读班第三十二次研讨会综述》,見簡帛研究網站(ht...
|
http://www.chinakongzi.org/guoxue/lzxd/200705/t20070520_2165561.htm
|
2007-05-20
|
|